当前位置 : 首页 > 协会党建 > 学习党史
学习党史

从通道转兵历史启示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发布来源:学习强国   发布时间:2025-03-12 10:33:05

1934年12月,发生在湖南的通道转兵可以说是遵义会议的前奏。伟大历史转折的序幕,从这里开启;终结党内“左”倾错误统治,在这里迈出了关键一步;毛泽东同志在党和军队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在这里开始奠基。通道转兵蕴含的历史经验十分丰富和珍贵,这些经验对指导我们的工作仍有深刻的启示作用。

确立和维护党的领导核心,是党和人民的最高利益所在

长征开始后,毛泽东同志利用与张闻天、王稼祥同志一起行军的机会,与他们坦率交流沟通,促使他们对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初期的失利进行深度反思,争取他们认识到错误领导的危害和改变错误领导的必要性,并通过张闻天同志传递给了“三人团”的周恩来同志,建议召开一个紧急会议,得到博古、周恩来同志的同意。

会上,作为军事上主要决策者的李德、博古不顾已经变化了的实际情况,仍然坚持北上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毛泽东同志以最大的政治勇气和远见卓识,据理力争,力主放弃原计划,改向敌军兵力比较薄弱的贵州进军。经过激烈争论,毛泽东同志的这一正确主张得到与会多数人的支持并得以通过,避免了红军陷入绝境的危险。

经过遵义会议,逐步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核心领导地位。从此,党领导红军从一次危机四伏的被动撤退变为一个开创革命新局面的起点,将一段险象环生的跋涉变为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通道转兵的重大历史功绩之一就是中国共产党走向组织成熟在这里发端、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的核心领导地位在这里开始奠定。通道转兵能够胜利实现,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生死攸关的非常时刻力挽狂澜的结果。

党的百余年奋斗史告诉我们,有没有一个成熟的坚强的领导核心,是关系党的前途命运的大问题。当然,这样的核心不是自封的,而是在斗争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今天,我们党已经成为一个领导九千九百多万党员、十四亿人口的大党强党,正在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改革发展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

加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不遗余力地对我进行打压,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也异常险恶。面对这样一个严峻形势,如果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来引领、掌舵,我们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有幸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这是我们战胜一切惊涛骇浪的最大主心骨和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

我们务必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所在。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高度的自觉。

能否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事业的兴衰成败

通道转兵改变的不仅是中央红军的进军路线和战略方向,更重要的是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战略决策,重新回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上来,中国革命又正确地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独立自主地科学决策。这是我们党终结党内“左”倾错误统治迈出的关键一步,是我们党在长征中形成思想自觉的开端。这种建立在思想自觉的基础上,也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作出的转兵决策,挽救了中央红军。

试想,在湘江战役中央红军折损过半、蒋介石集团集结近二十万重兵也就是五六倍于红军的兵力,在红军原定进军路线上构筑起四道防御堡垒线、对红军张网以待的危急情况下,如果按照李德、博古的意见,红军继续北上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将是个什么后果?很可能就是中央红军的全军覆灭。

这一重大史实告诉我们:能否在重大关头、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和事业的兴衰成败。这一重要的历史经验,对于今天的领导工作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下,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领导者面临的是千差万别的对象、浩如烟海的信息、瞬息万变的市场、纵横交错的矛盾、空前剧烈的挑战,决策的难度越来越大。

如何确保决策正确?从通道转兵这一重大党史事件中有许多有益经验可吸取。

第一个是把真理追求与价值追求结合起来。坚持不懈地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地把按客观规律办事与坚持党性原则和坚持真理的勇气结合起来,不能只看风向、只热衷于对上表现、不对下面负责,而要像陈云同志讲的那样“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第二个是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的结合。通道会议前,李德、博古把持中央的军事指挥权,总是一意孤行,听不进任何不同意见,结果使中央红军遭受惨重损失。各级领导应当牢记这一经验教训,努力避免决策特别是一些重大战略决策的失误。

顾全大局是团结胜利的根本保证

讲通道转兵,我们不能不提到周恩来同志所起的特殊重要作用。当时,他作为中央最高“三人团”成员,其影响力自不必说,是他听从了毛泽东同志的建议,争取到博古的同意在通道召开了这次中央临时紧急会议。会上,他和大多数同志旗帜鲜明地支持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才使通道转兵得以实现。通道会议之后的一系列重要会议特别是遵义会议,他对毛泽东同志的坚定支持,为毛泽东同志成为党的领导核心起到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周恩来同志在重大历史关头为党作出的一大历史性贡献。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为了避免红军的分裂,他主动将红军总政委的职务让给张国焘。以后,周恩来同志一直义无反顾、全心全意地辅助毛泽东同志,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完成了许多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务。周恩来同志的辅助角色不仅是对毛泽东同志个人才能的补充,更是整个团队稳定和凝聚的基石。

著名学者金一南说,周恩来同志“终身个人服从组织,终身牺牲个人为了组织。通过非凡的组织协调,实现党内力量的凝聚”。周恩来同志甘当助手,全力辅佐毛泽东同志,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伟大胜利。此外,张闻天、王稼祥等同志在关键时刻的正确选择,为促成通道转兵作出了积极贡献。

可以设想一下,我们党内如果没有周恩来同志等这样一批始终顾全大局、高度珍惜和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杰出领导者,中国革命不知道要多走多少弯路。

今天,在日趋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我们正在进行许多过去没有的新的伟大斗争,需要我们党在重大战略问题上必须保持高度集中统一,决不能各自为政、各行其是。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当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努力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为了大局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和局部利益。唯其如此,我们党的团结才能坚如磐石,我们的事业才能破浪前行、无往不胜。

©2018版权所有    内蒙古医院协会    蒙ICP备17003977号-1    主办单位:内蒙古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