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协会党建 > 学习党史
学习党史

浅析邓小平科学对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宏阔视野

发布来源:学习强国   发布时间:2025-02-13 10:03:33

2024年8月22日,是邓小平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日。回望邓小平运用辩证思维科学对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宏阔视野,缅怀邓小平的崇高风范,就要学习他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学习他客观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勇气,学习他贯彻毛泽东军事思想,领导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坚毅,学习他向世界正确宣传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鲜明立场。

一、实事求是,用实践检验真理

邓小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常说自己是“实事求是派”,反复强调“拿事实来说话”“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要取信于民,要干出实绩”“领导者必须多干实事”。邓小平以一生的实践证明,他是一位高瞻远瞩的思想家、政治家、战略家,也是一位求实、务实、踏实的实干家。

1976年,周恩来、朱德、毛泽东先后逝世,10月,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

如何看待“文化大革命”、如何评价毛泽东的功过、如何科学认识和评价毛泽东思想,成为决定我们党能否从危机和徘徊中走出来、开创新局的关键。

邓小平的巨大政治勇气、卓越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驾驭局势的能力,就表现在既实事求是、态度鲜明地批评和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又实事求是、理直气壮地肯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毛泽东思想。

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藩篱,把一切指示和决策都拿到实践中来检验,这就使根据历史实践的结果来检查、承认和纠正过去指示和决策中的错误成为可能。而冲破这个藩篱所用的思想武器,正是毛泽东从《反对本本主义》到《实践论》、从延安整风到1961年重提调查研究始终坚持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977年7月21日,邓小平在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指出:我说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作指导思想的意思是,要对毛泽东思想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要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指导我们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割裂、歪曲毛泽东思想,损害毛泽东思想。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同志在这一个时间,这一个条件,对某一个问题所讲的话是正确的,在另外一个时间,另外一个条件,对同样的问题讲的话也是正确的;但是在不同的时间、条件对同样的问题讲的话,有时分寸不同,着重点不同,甚至一些提法也不同。所以我们不能够只从个别词句来理解毛泽东思想,而必须从毛泽东思想的整个体系去获得正确的理解。毛泽东思想不是在个别的方面,而是在许多领域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个体系,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所以我建议,除了做好毛泽东著作的整理出版工作之外,做理论工作的同志,要花相当多的功夫,从各个领域阐明毛泽东思想的体系。要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教育我们的党,来引导我们前进。

理论离不开实践检验。因此,“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所有的理论、观点、路线、决策是不是正确,要通过实践的检验,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才坚持,才是真理,实践检验证明是错误的,要改正、要否定。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我们坚持毛泽东思想,就要在每一时期,处理各种方针政策问题时,都坚持从实际出发。

1978年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反对的是教条主义,确立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党中央要领导、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历史地、科学地认识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功绩,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全会认为,对于“文化大革命”,也应当历史地、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去看待它,适当的时候作为经验教训加以总结,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认识。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现在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这个讨论专门针对“两个凡是”,意思是不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当作教条。

邓小平最鲜明的思想和实践特点,就是从实际出发、从世界大势出发、从国情出发,始终坚持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二、主持制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为了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在邓小平领导和主持下制定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和导致这个错误的由来,作出了历史结论。同时,对建党以来和建国以来我们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作出了充分的评价,维护了毛泽东在我们党和我们国家历史上的崇高地位,肯定了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对于指导我们事业的重大意义。

1978年11月27日,邓小平在听取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各组召集人的汇报时就评价毛泽东问题指出:毛主席的伟大功勋是不可磨灭的。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毛主席的伟大,怎么说也不过分,不是拿语言可以形容得出来的。毛主席不是没有缺点错误的,我们不能要求伟大领袖、伟大人物、思想家没有缺点错误,那样要求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邓小平最早提出写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0年4月1日,邓小平在同胡耀邦、胡乔木、邓力群谈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问题时指出,决议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党内党外、国内国外都需要我们对这一问题加以论证,加以阐述,加以概括。

“要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我们要恢复毛泽东思想,坚持毛泽东思想,以至还要发展毛泽东思想。要把这些思想充分地表达出来。要给人一个很清楚的印象,究竟我们高举毛泽东旗帜,坚持毛泽东思想,指的是哪些内容。整个文件写得太沉闷,不像一个决议。看来要进行修改,工程比较大。重点放在毛泽东思想是什么、毛泽东同志正确的东西是什么方面。错误的东西要批评,但是要很恰当。单单讲毛泽东同志本人的错误不能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一个制度问题。”这是1980年6月27日,邓小平在同胡耀邦、赵紫阳、胡乔木、姚依林、邓力群谈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问题时强调的一个重大问题。

1980年10月25日,邓小平在同胡乔木、邓力群谈对历史决议讨论稿的修改问题时指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对毛泽东同志的评价,对毛泽东思想的阐述,不是仅仅涉及毛泽东同志个人的问题,这同我们党、我们国家的整个历史是分不开的。要看到这个全局。决议稿中阐述毛泽东思想这一部分不能不要,这不只是个理论问题,尤其是个政治问题,是国际国内的很大的政治问题。如果不写或写不好这个部分,整个决议就不如不做。“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是最核心的一条。不仅今天,而且今后,我们都要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要写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要正确评价毛泽东思想,科学地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邓小平反复强调,历史决议第一位的任务是树立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这个问题写不好,决议宁可不写。在这一点上站住了,决议才能拿出去。这是中心,是关键。写好这个问题,才叫实事求是地分清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是和非、对和错,包括个人的功过。建国头七年的成绩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得成功的,很了不起。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今天我们也还需要从理论上加以阐述。当然缺点也有。从工作来看,有时候在有的问题上是急了一些。“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年,应当肯定,总的是好的,基本上是在健康的道路上发展的。这中间有过曲折,犯过错误,但成绩是主要的。关于“文化大革命”这一部分,要写得概括。“文化大革命”是严重的、全局性的错误。它的后果极其严重,直到现在还在发生影响。但是,这十年中间,也有健康的方面。

1981年3月9日,邓小平在同邓力群等谈历史决议起草问题时说:“送给我的历史决议的历史部分,看过了。总的讲,决议稿对缺点错误讲得多,成绩讲得少,鼓舞人们提高信心、提高勇气的力量不够。现在稿子的调门不符合原先设想的方针。看完后,给人的印象是错误都是老人家一个人的,别人都对。我说过多次了,不能说成别人都对,只有一个人是错误的,这个人就是毛主席。历史不是这样的。这不符合实际。那时的错误,大家都有责任,主要是因为当时我们没有经验。‘文化大革命’十年,错误写得差不多了。应该承认,老人家还是看到了党的缺点错误,还是想改正,但是他对情况估计错了,采取的方法错了,因而给党和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中心是对老人家的评价问题,是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问题。错误讲过分了,对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的评价不恰当,国内人民不能接受,国际上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接受。”

1981年5月19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讨论历史决议稿时又指出,决议的中心是两个问题,一个是毛泽东同志的功绩是第一位,还是错误是第一位?第二,我们三十二年,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前十年,成绩是主要的,还是错误是主要的?是漆黑一团,还是光明是主要的?还有第三个问题,就是这些错误是毛泽东同志一个人的,还是别人也有点份?这个决议稿中多处提到我们党中央要承担责任,别的同志要承担点责任,恐怕这比较合乎实际。第四,毛泽东同志犯了错误,这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犯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犯错误。

1981年7月18日,邓小平在会见香港《明报》社长查良镛时,谈到历史决议时说:“起草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因为在党内、人民当中,接触中国的历史,有两个问题不能回避。一个‘文化大革命’的问题,一个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毛主席的问题,还不只是中国的问题,在全世界都有影响,特别是第三世界。我们要总结经验,对历史问题作出实事求是的恰如其分的分析。不这样的话,思想统一不起来,认识统一不起来。总结经验,统一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团结一致向前看,这是写这个决议的目的。”

1991年8月20日,邓小平在同中央领导同志谈话时指出,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么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

如果说,1945年的第一个历史决议,是我们党第一代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作出的,确立毛泽东在我们党内的地位,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性决议,那么,1981年的第二个历史决议,则是在毛泽东领导的事业和毛泽东思想经过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设有了新的重大发展,毛泽东晚年发生失误,中国的建设遭到重大挫折的复杂情况条件下,由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的,重新科学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性决议。

三、贯彻毛泽东军事思想,领导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

1978年3月15日,邓小平在为军事科学院建院二十周年的题词中,把“继承毛泽东军事思想”放在首位,然后才是“研究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发展我国军事科学”。

邓小平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题词,强调为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而努力奋斗,必须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伟大号召。

1981年6月,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邓小平当选中央军委主席。同年9月19日,邓小平在华北某地检阅军事演习部队时的讲话提出,要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他指出:这次演习,检验了部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成果,较好地体现了现代战争的特点,摸索了现代条件下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经验,提高了部队军政素质和实战水平。这对全军的建设、战备和训练是一个有力的推动。演习达到了预期目的,是成功的。这充分表明,我们党缔造的、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军政素质是好的,是有优良的战斗作风和严格的组织纪律的,是有战斗力的。我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肩负着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保卫四化建设的光荣使命。因此,必须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1978年7月17日,邓小平在会见英国《开曼群岛指南报》董事长詹金森时指出:毛主席的战略思想就是人民战争,过去是正规军、游击队和民兵三结合,现在是野战军、地方军和民兵三结合。搞人民战争并不是不要军队现代化。毛主席在建国初期就提出了要建立强大的陆军、海军和空军,提出军队的现代化。现在我们搞的四个现代化就包括国防现代化,这是毛主席的思想。西方报刊说我们不要军队现代化,那是不了解情况。

在担任长达八年多的军委主席时间里,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和国防建设的不少论述,如“四个现代化,有个国防现代化”“要把军队的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恢复和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等等。

四、客观公正,向世界宣传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1978年11月27日,在听取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各组召集人的汇报时,邓小平说:“外国人问我,对毛主席的评价,可不可以像对斯大林评价那样三七开?我肯定地回答,不能这样讲。党中央、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干赫鲁晓夫那样的事。”

同日,在会见美国专栏作家诺瓦克时,在谈到对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评价时,邓小平指出:中国人民都知道,没有毛泽东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个历史是抹不掉的。你们大概注意到了,我们提倡要完整地、准确地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因为有些问题毛主席在世时不可能提出。按照马列主义的原理,我们不能要求任何伟大的人物、伟大的领袖每句话在任何时候都是适用的。在谈到纠正错误的问题时指出:凡是错误的都要纠正。有些人一提到纠正就怕,好像一提纠正就是针对毛主席的。这个看法就错了。

“尽管毛主席过去有段时间也犯了错误,但他终究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为中国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抹杀的。从我们中国人民的感情来说,我们永远把他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我们还要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不仅过去引导我们取得革命的胜利,现在和将来还应该是中国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所以,我们不但要把毛主席的像永远挂在天安门前,作为我们国家的象征,要把毛主席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而且还要坚持毛泽东思想。我们不会像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那样对待毛主席”。这是1980年8月邓小平在接受意大利记者法拉奇采访时说的一段坚毅有力的话语。

1981年1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澳大利亚外交部部长斯特里特时,就如何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评价时指出:世界上有人议论,说我们搞“非毛化”。我们没有搞“非毛化”,我们坚持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历史形成的,是在四十年代我们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肯定的,是以毛主席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这个财富我们不能丢。我们要写个文件,主要是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肯定要坚持毛泽东思想。

1981年4月18日,邓小平在沈阳同金日成会谈。邓小平说:“我提出完整地准确地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全党接受了。我们坚持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不是坚持只言片语。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总结,对世界也有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建国后,毛泽东思想还有发展。我们要坚持毛泽东思想,像坚持马列主义一样坚持毛泽东思想。”

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指出: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不能丢掉毛泽东,否定毛泽东就是否定中国革命大部分的历史。每个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只有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和总结,才有好处。总结历史,不要着眼于个人功过,而是为了开辟未来。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

1989年2月26日,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访问中国,邓小平在会见他时指出:要改革,就一定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我们已经对建国以来历史事件的是非,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作出了恰当的评价。对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也作出了恰当的评价。对毛泽东同志晚年错误的批评不能过分,不能出格。因为否定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意味着否定我们国家的一段重要历史。这就会造成思想混乱,导致政治的不稳定。

纵观邓小平一生“三落三起”,都是因为他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每次被错误批判打倒,他都豁达乐观、沉着坚韧,对未来充满希望;他每次复出重新回到工作岗位都能无私无畏、以顽强意志排除各种干扰,更加深度思考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经验教训和根本规律问题。邓小平不仅维护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捍卫了毛泽东思想,还继承、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一生对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牢固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邓小平说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取得了一个资格:人们不敢轻视我们”。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中国近代以来的全部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办,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正确之道。

©2018版权所有    内蒙古医院协会    蒙ICP备17003977号-1    主办单位:内蒙古医院协会 总访问量: 您是今天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