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心血管病增得太快
发布来源:生命时报 发布时间:2024-09-04 09:32:20
受访专家: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牟建军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张 龙,本报记者 李珍玉
近几十年,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全球头号死亡病因”,几乎占到了全球死亡人数的1/3,其中亚洲国家尤为严峻。近日,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权威机构预测,到2050年,亚洲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将翻倍,亟待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遏制发展势头。
2050年,发病人数将达到7.3亿
研究团队回顾了2024年1月之前发表的1530 篇关于亚洲心血管疾病的文章,做出预测:到2050年,亚洲心血管疾病发病人数将达到7.3亿,比2025年增长109%;心血管疾病死亡负担将上升91.2%,导致2410万人死亡。其中,缺血性心脏病(3.38亿)、外周血管疾病(1.51亿)和脑卒中(1.44 亿)是最常见类型。从性别来看,亚洲男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幅为85.8%,高于女性(71.9%)。具体到各地区也略有不同,比如东亚地区,到2050年,缺血性心脏病将成为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次是脑卒中和高血压性心脏病;在东南亚,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则占据心血管疾病死因负担的前三位。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牟建军表示,我国位于东亚地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确实呈现上升趋势。今年7月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显示,我国现有3.3亿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心病患者1139万、外周血管疾病患者4530万、心衰患者890万、肺心病患者500万、房颤患者487万、高血压患者2.45亿。“近年来,我国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疾病,已从脑卒中转变为缺血性心脏病,这与高血压人群的有效管理防住一部分脑卒中有很大关系。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人口基数大,伴随老龄化加剧,心血管疾病发病形势将十分严峻。我们必须对发病的危险因素和患病特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才能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高发背后有四个推手
为什么亚洲心血管疾病增速快、负担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张龙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影响亚洲人群心血管健康的危险因素众多,具体来说可以归纳为4点。
代谢性疾病增加。20年前,心血管疾病患者多伴有高血压,较少患有糖尿病、肥胖等代谢性疾病。但近年来,亚洲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陡然增加。代谢综合征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组疾病,主要包括腹型肥胖、超重肥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等。这些风险因素交织在一起,会形成合力,给心血管沉重一击。最早给我们敲响的警钟就是动脉粥样硬化,一旦斑块破裂、形成血栓,会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生活方式不健康。新研究预测,到2050年,不健康饮食可导致830万亚洲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运动不足会使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1.5倍。牟建军表示,生活方式不健康会慢慢摧毁心血管。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的烟民最多,分别占世界吸烟者总数的28%、10%和8%。《柳叶刀-公共健康》杂志刊文指出,吸烟与15种循环系统疾病发病显著相关,包括主动脉夹层、肺源性心脏病、心搏骤停、动脉粥样硬化等。
饮食也与心脏健康息息相关。我国居民畜肉摄入较多,杂粮、薯类、果蔬、奶类、水产品、坚果等食物摄入量偏低,而油、盐平均摄入量远高于推荐量。张龙解释,热量摄入过多时,如果不通过锻炼消耗掉,会在体内沉积,导致内脏脂肪增加,给血管“添堵”,增加高血压等疾病风险。此外,世卫组织最新报告指出,全球约1/3的成年人运动量未达标。牟建军告诉记者:“不爱动的人,坏胆固醇和脂肪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如今,中青年人猝死、脑卒中发病率上升,就与运动不足关系密切。
人口老龄化加剧。牟建军表示,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老龄化增速快,客观上造成心血管疾病负担上升。而且,亚洲各国在文化、种族、经济和医疗保健系统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患者教育、定期筛查和医疗体系的可及性等方面发展不平衡,都会给疾病防控和诊疗带来巨大挑战。
环境因素挑战。研究证实,大气污染物浓度升高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有显著关联。空气中的颗粒物、有害气体会破坏心血管内皮功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心梗的发生。张龙表示,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我国空气质量已有很大好转,对心血管的伤害程度随之降低。而印度从2008年到2019年,每年有3.3万例死亡可归因于PM2.5暴露量超过世卫组织的建议标准,即每立方米5微克。美国芝加哥大学能源政策研究所发布报告认为,PM2.5污染导致印度平均人口寿命减少5.3年。
防治关口务必前移
亚洲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不断上升,这不仅会降低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还会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张龙表示:“心血管疾病重在预防,如果能将关口前移,做好预防,将避免大部分风险,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目前,不少亚洲国家已经意识到健康生活方式对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性,并采取了有效措施。比如,很多日本人虽然没有固定的运动时间,但他们很少开车,喜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由于乘客很多,大部分人都是站一路,每周5天来回挤地铁两三个小时,想发胖都难。很多日本人还会选择自行车作为日常交通工具,既是锻炼也是放松。在新加坡,为了让健康方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政府着力打造“社区健康生态圈”,以期给居民提供更健康的环境和选择。每个“健康生态圈”都全面开展三类项目,即身体锻炼、健康座谈、烹饪交流。具体来说,身处健康圈的职场人和居民,可享用“三低饮食”(低盐低脂低糖),参加免费的体育锻炼课程,加入健康教育工作坊,以及进行健康筛查等。统计发现,2017~2019年,参与“健康生态圈”计划的新加坡居民在健康检查中至少有一项体质指标得到改善。
两位专家呼吁,为提升我国居民心血管健康状况,政府、家庭和个人也应重视起来,多管齐下。
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心血管疾病防治的主战场应该是基层医疗机构,而不是大医院。基层医生要做好疾病预防、日常疾病管理和心脏康复等工作,加强患者教育,让更多人不得心脏病、晚得心脏病、得了能控制。同时,国家应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推动急救知识与技能普及,畅通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绿色通道。
个人健康意识要提高。牟建军表示,自己才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想拥有强大的心脏,就应主动作出改变:一要将血压、血脂和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二要管住嘴,营养搭配均衡,做菜少放油,每天吃盐不超过5克;不要为了减肥而少吃或不吃主食;少吃畜肉,可适当吃点禽肉,每周都应吃鱼,每天摄入蛋和奶。三要避免吸烟、饮酒。四要坚持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患者保持好心态。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也不要过分担忧,应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牢记以下“战略”:发现疾病苗头,早诊早治,遵医嘱将各项指标控制在理想范围内;除了用药外,可以试试中医疗法、运动、改善饮食、冥想、瑜伽等方式;把心血管疾病当成同路人而不是累赘,这样才能保持心情愉悦,有利改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