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协会党建 > 学习党史
学习党史

深入认识弘扬党的伟大精神的主体

发布来源:学习强国   发布时间:2024-08-20 17:04:00

深入学习研究和传承弘扬党的伟大精神,必须深入认识其承载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及“三个一大批”,正是党的伟大精神的创立者、继承者和弘扬者。新时代的共产党人,要赓续精神血脉、永葆政治本色,凝心聚力、奋发有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续写党的事业的辉煌篇章。

“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党的伟大精神接力传承的主体力量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党的伟大精神的主体无疑是中国共产党人。这一精神主体,在我们党创建进程中,主要是指建党先驱个体,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在党的全国性组织建立之后,则扩展到全体共产党人。

“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与党的事业继往开来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每个时代的共产党人都具有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毛泽东同志是最早使用“我们这一代人”提法的党的主要领导人。早在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指出,“一百多年来无数先烈所怀抱的宏大志愿,一定要由我们这一代人去实现”。明确对党作出代际划分的是邓小平同志。他在1989年的一次谈话中说,“我们党的历史上,真正形成成熟的领导,是从毛刘周朱这一代开始”。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以“我们这一代人”宣示历史责任,“历史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我们必须作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抉择”。

弘扬伟大精神、构筑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与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紧密相连。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培育铸成了“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等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一系列伟大精神,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培育和发展了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等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一系列伟大精神,激励人民在改革开放征程中砥砺奋进,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培育铸造了以“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等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一系列伟大精神,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在伟大精神培育生成过程中,伟大精神的主体唯一性与主体角色的多重性是统一的。在公布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中,有的是党领导人民军队锻造的,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人民军队作为党的绝对忠诚可靠力量,以其为主体及参与创造的精神形态,永远是伟大精神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还有的是党领导人民群众锤炼形成的,以人民群众及地区命名的精神形态,如劳模精神、沂蒙精神等。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精神的集中体现。伟大精神主体多重角色之间,不是相互排斥和截然分立的关系,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融合的关系,有机统一在伟大精神主体的范畴中,使伟大精神呈现丰富多彩的表现形态。回顾百余年奋斗历程,伟大精神是党的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铸就了党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丰碑,滋养着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增添了不竭动力。

“三个一大批”:弘扬党的伟大精神的骨干力量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优势和鲜明特征,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基因密码。在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接力奋斗历程中,涌现的一大批革命烈士、一大批英雄人物、一大批先进模范是弘扬党的伟大精神的骨干力量。

一大批烈士视死如归,用生命和热血诠释伟大精神。人们通常在两种意义上理解烈士的含义,一是近代以来为国捐躯的所有牺牲人员。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发布的《关于革命烈士的解释》,把革命烈士界定为辛亥革命以来确系为革命及抗日而阵亡和死难的人员;2018年4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明确指出,“近代以来,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而毕生奋斗、英勇献身的英雄烈士,功勋彪炳史册,精神永垂不朽。”2022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有名可查的烈士就有三百七十多万,无名烈士更是不计其数”。二是被党和国家明确授予烈士称号的人员。《烈士褒扬条例》对烈士界定为“在保卫祖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牺牲被评定为烈士”的公民。革命烈士是党的崇高精神的化身。我们敬仰有名有姓的烈士,同样敬仰无名无姓的烈士。这些烈士虽肉体不在,但精神永存,永远活在人们心里,其精神永远被人们颂扬。发扬红色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都与英雄烈士紧密相连。

一大批英雄人物顽强奋斗,以卓越贡献彰显了巨大精神力量。古人眼中的英雄特指才智勇武过人之士,“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每当中华民族危难当头的时候,总有英雄挺身而出,逆风而行。英雄对党和人民事业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冲锋陷阵、顽强拼搏。在群星灿烂的英雄群体中,立下特殊功绩的战斗英雄极为耀眼。杨靖宇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同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宁死不屈的刘胡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公而忘私的张思德……无数英雄人物树立了时代的丰碑、撑起了民族的脊梁,闪耀着追求真理进步的光芒。英雄不仅出自战争岁月,也造就于和平年代。“两弹一星”是不朽丰碑!它筑起了新中国的安全屏障,也为新中国的科技发展打下牢固根基。“两弹一星”的英雄群体,是历史选择的一代人,也是创造历史的一代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钱学森、邓稼先、于敏等二十三位科技专家,为了研制“两弹一星”扎根大漠,甘当无名英雄,连家人都不了解他们具体从事的工作,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自力更生,从新中国百废待兴、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以超常的毅力和投入向世界宣告:别人已经做到的事,我们要做到;别人没有做到的事,我们也一定要做到。历史不会忘记他们。他们诠释的“两弹一星”精神跨越时空,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勇攀高峰。

一大批先进模范忘我奉献,在平凡岗位上展现着不平凡的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涌现出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时传祥、王进喜、袁隆平、钟南山……一个个熠熠生辉的名字,烛照民族复兴伟大征程。工厂、医院、乡间、社区,在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广大先进模范与亿万劳动者一起,托举起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毛泽东同志如此评价劳动模范,“全中华民族的模范人物,是推动各方面人民事业胜利前进的骨干,是人民政府的可靠支柱和人民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这些先进模范之所以平凡而伟大,在于面临人生选择时,他们立志以小我成就大我。他们迈出的每一步,都因应和着民族复兴的时代节拍而浑然有力。他们不为名利的崇高品质,则因汇聚成鼓舞全体人民风雨无阻向前进的强大动力而魅力永恒。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品格,在坚守中传承,于传承中升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弘扬先进模范的精神,以辛勤劳动和不懈奋斗,在新征程中融入大我、成就自我、实现价值,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

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培育弘扬党的伟大精神新的主体骨干的重要途径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精神品格。“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及“三个一大批”的接续涌现和不断壮大,是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源源不绝、赓续不息的重要原因。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面临变化而复杂的形势,担负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大力弘扬党的伟大精神,续写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加大褒奖力度,营造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聚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手段。”我们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褒奖先进,我国的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由来已久。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均设有表彰奖励体系。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设立和颁发了八一勋章和奖章、独立自由勋章和奖章、解放勋章和奖章这三类勋章和奖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我国奖章种类日益增多、授奖范围日益广泛,如劳动模范奖章、先进工作者奖章、新长征突击手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三八红旗手奖章等。这一优良传统在新时代得到进一步创新,确立了以“五章一簿”为主干的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其中包括“共和国勋章”“七一勋章”“八一勋章”“友谊勋章”“国家荣誉称号”和“国家功勋簿”。同时,以法律形式完善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等法规,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层级功勋荣誉表彰体系的顶层设计,推进了我国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规范化、制度化发展。通过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有效激励全社会向上向善,发挥了凝神聚气的重要作用。

发挥榜样作用,鼓足奋进新征程的精气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英雄烈士是凝结的党的伟大精神,不断涌现的英雄模范是现实生活中灵动着的党的伟大精神。在这些具体的人们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许多地方把纪念英烈同共产党员入党宣誓、共青团员入团宣誓、少先队员入队宣誓、革命军人入伍宣誓结合起来,同领导干部、党政机关的党性教育结合起来,同全民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同培育公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产生了极具感染力、震撼力的教育效果。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发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让英雄模范精神放射出灿烂的时代光芒。利用每年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祭奠烈士、缅怀英烈活动,并将烈士纪念活动融入生活与工作中;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坚决依法打击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烈事迹和精神的言行。通过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在新征程上奋勇前行。

厚植爱国为民情怀,激发干事创业的昂扬斗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始终保持“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奋斗精神,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伟大精神是在奋斗历程中培育铸就的,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环境中、不同斗争条件下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体现。英雄模范身上的深厚爱国情感、真挚为民情怀,像火炬一样照亮每个人的精神世界。踏上新征程,我们要从中汲取力量,继承和弘扬伟大精神,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国家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党的宗旨,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2018版权所有    内蒙古医院协会    蒙ICP备17003977号-1    主办单位:内蒙古医院协会 总访问量: 您是今天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