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健康指南
健康指南

《青少年心理健康地图》发布,年龄、地域、性别差异显著

发布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4-08-06 09:26:16

  受访专家: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主任 陶然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 孙云晓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李珍玉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地图》,其中显示,我国大多数青少年(85%)表现出中等或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但不同成长环境下,青少年呈现出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需要更多关注与呵护。

  这项大规模调研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主导。研究人员针对2019 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中收录的内地30个省级行政区(不包括西藏)、近10万名13~18岁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卷调查数据展开分析,发现约2.1万名青少年(21%)认为自己幸福感较高,约6.4万名青少年(64.6%)认为自己幸福感一般,约1.4万名青少年(14.4%)认为自己幸福感较低。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省份为吉林(39.6%)、黑龙江(33.1%)、上海(32.9%),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省份为江西(19.3%)、海南(19.1%)和安徽(18.9%)。

  2019年中国各省13-18岁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A)心理健康水平高;(B)心理健康水平低。

  研究还发现,年龄、性别、城市或农村背景、家中子女多少和父母受教育水平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年龄较小的青少年比年龄较大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更好;男生比女生的心理状况更好;城市青少年比农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更高;独生子女表现出更好的心理健康。此外,父母双方受教育程度越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也越好。

  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主任陶然告诉“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这个研究整体反应了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年龄越大的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的情况越多,主要因为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高,特别是学业压力,超过了他们的能力范围,这在竞争激烈的地区体现更为明显;这个年龄段女生比男生发育要早,生理、心智更加成熟,对各种事物更加敏感,女生也更容易受到身体形象不佳的影响,因此比男生更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个研究的一个有趣发现是,我国独生子女的幸福感较高,有兄弟姐妹的反而幸福感较低,可能与家庭子女数量增加导致父母关爱和物质获得被稀释有关。特别是老大为女孩的家庭,常认为父母重男轻女,父母生了弟弟后,自己的家庭地位下降,从而导致一定的心理波动。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主要由于留守儿童比例较高,这个原因在中西部体现更明显。受教育水平越高的父母,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会更加关注,也更愿意学习心理学知识并加以运用。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孙云晓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连续20多年调查的结果都显示,在中小学生心目中,人生最幸福的事情是有温暖的家,其次是有知心朋友。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对18万中小学生的调查也得出同样结论,并发现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比小学四年级学生认同度高10%以上。两项调查结果说明,以上两点对青少年的快乐幸福非常重要。        

  两位专家指出,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和一生幸福,家长们应尽量做到以下几点,给孩子创造健康的精神环境:1. 父母要给孩子提供情感支持,不要一味加压。父母要营造一个温暖的家,创造更多家人共处的美好时光,这是他们的幸福之源。父母需要更多倾听、理解和尊重孩子,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2. 从小帮助孩子培养伙伴关系。在13~18岁的成长阶段,青少年有玩伴至关重要。父母要多鼓励、多创造机会让孩子与同龄人玩,一起游戏、聚会、野餐,鼓励孩子参加需要团队合作的运动项目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篮球、排球、足球等。3. 培养孩子兴趣爱好,鼓励多阅读。在趣味、故事和潜移默化中开阔孩子的视野,帮助他们形成多角度认知的思维习惯,避免“一根筋”,这对心理健康十分重要。

©2018版权所有    内蒙古医院协会    蒙ICP备17003977号-1    主办单位:内蒙古医院协会 总访问量: 您是今天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