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就犯困?这8个意想不到的健康益处给你补足读书动力
发布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4-04-24 11:20:58
受访专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郭瑞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欧阳云霜
开卷有益,但国人的阅读情况令人担忧。“第21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75本。身处电子时代,阅读益处不可磨灭,甚至更应被重视。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郭瑞接受“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买回来的书已在床头柜上积满了灰,不妨借此机会,了解一些阅读的好处,可能会成为你重新捧起书籍的动力。
1.延长寿命。2016年,《社会科学与医学》杂志发表论文指出,读书可将早亡风险降低20%,且任何程度的阅读都能延长寿命,最长可达23个月,特别是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如果能把闲暇时间更多地放在阅读而非看电视、看手机上,可获得更大生存优势。郭瑞表示,爱读书的人通常更自律,拥有较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管理意识和行动力也较强,更容易过上长寿、充实的生活。
2.促进睡眠。不少人常开玩笑说:“睡不着时就看会儿书,能催眠。”读书确实有助眠作用,2021年爱尔兰的一项研究分析了在床上看书对睡眠的影响,结果发现,只要坚持7天睡前阅读,睡眠质量就能提升42%。备受失眠困扰的人,不妨从今天开始,上床后放下手机和平板电脑,拿起书,坚持一周,看看自己是否睡得更好了。
3.改善认知。与身体其他器官一样,大脑也需要经常锻炼才能保持最佳状态。读书就是让头脑保持敏锐、减缓认知衰退的好方法。美国国家老龄化研究所行为和社会研究部调查发现,阅读较多的老年人比不阅读的人,认知能力下降风险更低,有助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等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的发生。郭瑞表示,阅读是一种精神刺激活动,可增加大脑的血液、氧气和营养物质流动,这些都能促进大脑健康,改善认知。
4.提升记忆。阅读,尤其是读篇幅较长的作品时,大脑需要记住各种人物的名字、特征,也需要记住相关情节和细节,如果每天都进行这样的脑力锻炼,记忆力将得到极大提升。郭瑞表示,记忆力会用进废退,每次识记都是在创建和加固大脑的神经通路,让更多信息得以保存。
5.减轻压力。“阅读很像做瑜伽或冥想练习。”郭瑞说,它能让人保持专注,不为外物和心事所扰,随之进入“心流”状态,让人感到充实、平静,忘记时间和烦恼。《大学教学杂志》发表研究显示,30分钟的阅读与30分钟的瑜伽训练具有相同的身心益处:降低体内压力激素水平、减慢呼吸、降低心率和血压等。
6.稳定情绪。2022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心理学家进行的一项试验发现,进行5周阅读训练的高中生,比对照组拥有更多乐观、幸福、喜悦等积极情绪,并减少了抑郁、焦虑、悲观等消极情绪。郭瑞表示,心理咨询中也有“阅读疗法”,借助特定的读物帮助来访者疏解负面情绪困扰,恢复心理能量。与小说人物产生共鸣,新观点、新视角带来的领悟,文字的优美流畅等,是情绪得以改善的原因。
7.促进人际。同理心是人际交往的重要部分,而阅读能让我们了解不同人的生活经历和个性,更深入地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随着“设身处地”“想人之所想”的能力得到加强,到了现实社交中,我们会自然而然地对他人报以宽容、体贴的态度,人际关系也会更和谐。
8.扩展词汇。在碎片化阅读时代,很多人已经丧失遣词造句和精准表达的能力。比如,古人能感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少现代人只会惊呼:“我的天啊,好美!”这一现象被许多媒体称为“文字失语症”。语言匮乏反映的是文字能力和文化贫乏,不想张嘴没词,就要进行“长阅读”训练。可从短篇开始,逐步过度到长篇,最好读经典,积累丰富的词汇量,培养富有美感的表达能力。
郭瑞表示,无论是什么年龄段或阅读水平,读书都有益处,且只要开始就不算晚。建议每天抽出时间读书,10分钟或1小时都可以,最好在固定时间和地点阅读;随身带着书,在通勤、排队、休息时,有空就翻一翻;读真正喜欢的书,习惯需要由热爱支撑,找一系列你确实感兴趣的读物作为突破口;加入读书小组,组员间互相监督、分享,有助阅读习惯的培养和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