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回应居民医保“三问”
发布来源:健康报 发布时间:2024-03-26 14:47:00
近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完成城乡居民医保费用集中征缴工作。3月25日,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人就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回应。
部分农村出现“退保潮”?这个说法不准确
近期,有人称,我国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近年来持续下降。还有人称,部分地区农村出现医保“退保潮”。对此,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人表示,这种说法不准确。
该负责人表示,我国基本医保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参保质量持续提升。从宏观上看,居民医保参保人数保持稳定,相关数据近年来有轻微波动,主要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是参保数据治理。自2022年起,医保部门连续两年清理居民医保跨省和省内重复参保数据5600万条,这是居民医保参保数据出现波动的最主要原因。
二是参保结构优化。受大学生毕业就业等因素影响,部分原来参加居民医保的群众转为参加职工医保,2020—2023年每年都有500万~800万参保人由参加居民医保转为参加职工医保,造成了居民医保人数和职工医保人数此消彼长。
从微观上看,国家医保局近期派出专人,赴内蒙古、黑龙江、河南等8个省份中工作基础相对较弱的8个村开展参保工作蹲点调研。调研显示,这8个村中,有5个村2023年参加居民医保人数比2022年增加,有3个村参保人数略有减少,8个村整体参保人数比2022年净增长151人。以网传“多人退保”的湖北省麻城市某村为例,实地调研发现,2023年该村97.4%的居民参加医保,新增参保30人,因特殊原因未参保的仅是个例。
该负责人表示,但也要看到,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持续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人口总量的下降,未来居民医保参保人数可能会在平稳中略有下降,甚至总参保人数也有可能减少。
筹资标准偏高?服务水平提高幅度更大
有舆论认为,与2003年“新农合”建立时10元/人的缴费标准相比,目前380元/人的居民医保费用缴费标准偏高、增长太快。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人对此表示,医保筹资标准上涨的背后,是医保服务水平更大幅度的提高。
一是对群众的保障范围显著拓展。2003年“新农合”建立初期,能报销的药品只有300余种,治疗癌症、罕见病等的用药几乎不能报销,罹患大病的患者治疗手段非常有限。目前,我国医保药品目录包含药品已达3088种,覆盖了公立医疗机构用药金额90%以上的品种,其中包含74种肿瘤靶向药、80余种罕见病用药。
二是各类现代医学检查诊疗技术更加可及。20年来,患者享受到的医学检查、诊疗手段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大幅迈进,无痛手术、微创手术等诊疗技术日益普及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三是群众的就医报销比例显著提高。2003年“新农合”制度建立之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普遍在30%~40%。目前,我国居民医保的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维持在70%左右,群众的就医负担明显减轻。
四是对群众的服务能力水平跨越式提升。2003年,“新农合”的参保群众在本县(区)医院就诊才能方便报销,去异地就医报销比例降低较多,且不能直接结算。目前,居民医保参保群众不仅可以在本县(区)、本市(州)、本省份享受就医报销,还可以在全国近10万家定点医疗机构享受跨省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服务。
该负责人介绍,在国家对居民个人每年参保缴费标准进行调整的同时,财政对居民参保的补助进行了更大幅度的上调。2003—2023年,国家财政对居民参保的补助从不低于10元增长到不低于640元。如果一名居民在2003—2023年连续参保,其医保总保费至少为8660元,其中财政至少补助6020元,占保费总额的约70%;居民个人缴费共计2640元,只占保费总额的约30%。
参保后没生病吃亏?患病有保障,无病利他人
针对“缴纳医保后没生病,吃亏了”等言论,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人表示,疾病的发生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在现代社会,面对重大疾病,个人和家庭很难独自承受高昂的救治费用。保险的实质,就是汇聚各方力量,帮助不幸患重病的个人和家庭抵御大额医疗支出的风险。因此,参加医保就是患病时有保障,无病时利他人。
该负责人介绍,2022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总诊疗84.2亿人次,平均每个人一年到医疗卫生机构就诊6次。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入院2.47亿人次,平均每6个人中就有1个人一年住一次院。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居民医保参保人的次均住院费用为8129元,按照报销比例为70%计算,住一次院医保平均报销5690元;假如居民将2003—2023年连续参保个人缴纳的保费进行储蓄,按年利率5%计算复利,到2023年本金和利息共为3343.1元。居民住一次院后医保报销的金额,就远超将连续20年个人总保费进行储蓄的收益。所以说,“缴纳医保后没生病,吃亏了”这种说法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