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协会党建 > 学习党史
学习党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校劳动教育

发布来源:学习强国   发布时间:2024-01-24 10:50:15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学校劳动教育工作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索,学校劳动教育取得了很大成效,为新时代加强大、中、小学的劳动教育提供了宝贵借鉴。

第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党的教育方针代表国家教育工作的战略指向,为制定各项教育政策提供基本依据。1950年,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在当前教育建设的方针》一文中强调,要坚持“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教育方针;为工农服务的教育,在教育方法上要联系群众、联系生活实际;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教育,在教育内容上首先要重视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与习惯。1952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了初步的课程和教学改革、思想改造、院系调整等工作,学校教育获得迅速发展。1953年,中共中央确定“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教育工作方针。为贯彻这一方针,学校相继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劳动教育被列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重点、学界大量引介和翻译苏联劳动教育著作和论文集、学校重视对学生加强基本生产技术教育并开设劳动课程、积极组织农村中小学毕业生从事农业生产等,为国家建设提供人才保障。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1957年2月,毛泽东同志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强调“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里的劳动者是各类型各层次人才的统称,党中央寄希望于新的一代,希望他们学习知识,投身于社会实践,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能够担当历史使命。这一教育方针的提出,澄清了过去关于学校教育方针问题的一些争论和误解,各地区和各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校劳动教育,在实践育人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

第二,提高学校劳动教育的学科地位。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已经认识到加强学校劳动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1954年1月,林砺儒、习仲勋、钱俊瑞等同志在全国中学教育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要有目的地加强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贯穿到整个教学中,培养热爱劳动并具备一定生产知识和技术的学生。1955年9月2日,教育部颁发《小学教学计划及说明》,一至六年级设置手工劳动科目,并纳入小学课程体系。1957年6月15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在农村小学五、六年级增设农业常识和农业常识教学要点的通知》,对农业常识科的教学目的、教材内容、教材选编要点和教学实施建设等内容作了说明。1957年6月,教育部发布《关于1957—1958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的通知》,要求“初、高中三年级增设农业基础知识科。每周两小时”。1958年3月8日,教育部公布《关于1958—1959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的通知》,首先提出“加强劳动教育,规定参加体力劳动的时间,并开设生产劳动科”,规定了生产劳动科的课程目标、课时、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形成了较为规范的生产劳动科课程标准。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在一切学校中,必须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每个学生必须依照规定参加一定时间的劳动”。大学主要通过专业实习、生产实习、见习劳动等实践课程,实现劳动育人的目的。总之,新中国成立初期,劳动教育的学科地位日益受到重视,其课程设置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中小学延伸到大学、从以前没有列入教学科目到成为正式课程的过程,保障了劳动教育的实施。

第三,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学校劳动教育的途径。首先,在学科专业中融入劳动教育。新中国成立之初,劳动教育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重点,“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内容。其中,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劳动创造人类世界”为重要内容。中小学语文、历史、生物等学科有机融入劳动教育,为配合课堂教学,也要适当组织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教育意义的体力劳动。高校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实习、劳动见习,加强劳动纪律、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其次,开展丰富的劳动实践活动。1953年春,部分高等学校就已组织学生参加义务劳动。1954年9月,青年团中央批准青年团北京市委《关于组织大、中学生参加义务劳动的报告》。此后,义务劳动在国内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1957年5月5日,刘少奇同志在《中国青年报》发表《提倡勤工俭学,开展课余劳动》一文,倡导在校青年适当地参加学余劳动。自此,勤工俭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不久,刘少奇同志提出并部分试验了“半工半读”,丰富了学校劳动教育实施途径。最后,强化学校劳动文化建设。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对教师、毕业生、学生家长加强劳动教育宣传,化阻力为动力,收获了良好效果。学校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劳动模范进校园,阅读、讨论和宣讲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事迹,开展劳动竞赛,组织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等,丰富了学生校园生活,营造了劳动光荣的校园文化。

©2018版权所有    内蒙古医院协会    蒙ICP备17003977号-1    主办单位:内蒙古医院协会 总访问量: 您是今天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