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疾控发布国人谷物消费报告:粗粮吃得少,易患糖尿病
发布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3-10-18 10:34:47
受访专家: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 左小霞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健
雪白软糯的白米饭、弹牙可口的面条馒头,这些“精米白面”已成为很多人的日常饮食习惯。10月13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等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发表一份报告,详介中国成年人21年间(1997-2018年)的谷物消费演变。报告提醒国人,每日精米摄入量有一个阀值,男性不要超过280克,女性不要超过240克,否则可能增加2型糖尿病的风险。此外,每日还要适量摄入粗粮,以降低2型糖尿病的风险。
研究人员共纳入1997年至2018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中4464名18岁及以上健康成年人数据,从2009年随访至2018年,其间422名(9.45%)发展为2型糖尿病。“大米”包括精白米及其相关产品,如年糕、米粉等;“小麦”包括精制小麦及其制品,如白面包、面条和馒头等;“粗粮”包括玉米、大麦、燕麦、小米等。研究人员确定了四种不同谷物消费模式:第1组(男女)大米摄入量特别高但逐年递减,小麦摄入量保持低稳定性,粗粮摄入不足;第2组(男女)大米摄入量高但逐年递减,小麦摄入量适度稳定,粗粮摄入量不足;第3组男性和第4组女性的谷物摄入量均衡;第3组女性和第4组男性的大米摄入量非常低,小麦摄入量较高,粗粮摄入量适中。
结果发现,与平衡谷物摄入的女性相比,不吃粗粮且大米摄入量非常高和高的女性2型糖尿病风险分别增加70%和56%。然而,谷物消费与2型糖尿病风险的相关性可能因性别而异。对于女性来说,当大米摄入量增加到每天240克以上时,患2型糖尿病风险显著增加,而每天食用20~100克粗粮对女性来说具有保护作用。而对于男性来说,大米摄入量在100克/天~280克/天之间时,与2型糖尿病风险呈负相关;当摄入量超过280克/天时,2型糖尿病风险会显著增加。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左小霞告诉“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上述研究再次验证了精米白面吃太多而粗粮吃得少,会增加包括糖尿病在内的多种代谢性疾病的风险。谷物的皮(糠)主要由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化学物组成,而精加工后的精米白面反而将谷皮等高营养的部分都碾磨去除了,从而造成大量膳食纤维流失和B族类维生素丧失。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有诸多好处,如促进排便、维护肠道健康,降低血糖上升速度,抑制胆固醇吸收,增加饱腹感、控制体重等。B族维生素参与人体能量代谢,以及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对人体健康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维生素B₁和维生素B₆对糖代谢可造成影响。如果膳食纤维和B族生素长期缺乏,机体的糖、脂和蛋白质代谢就会发生紊乱,从而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平均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00~300克,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50克。很少吃粗粮、薯类的朋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增加粗粮的比例。
1.体重、血糖、血脂等指标较高的人群,建议每天主食控制在200克到250克,其中粗粮至少50克,肠胃功能好的人群粗粮可以占主食的一半。
2.老年人群活动量较少的,每天主食建议控制在200克左右,其中粗粮50克~100克。
3.适量吃些杂豆,可以做成杂豆饭。民间有“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的说法,米和豆的氨基酸有利于互补,提高营养价值,而且杂豆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有利于避免“隐形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