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政治方向指引力的实践路径探析
发布来源:学习强国 发布时间:2023-09-14 11:39:03
政治方向指引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根本要求和首要能力,是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的首要任务。政治方向指引力是中国共产党举旗定向,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种领导能力和力量。毛泽东指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如果在方向问题上出现偏离,就会犯颠覆性错误。”“我们所要坚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总是在历史关头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和坚定,及时廓清迷雾、统一思想,对表对标、校正航向,才使中国革命和建设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必须具备强大的政治方向指引力,才能正确引领全党和全国人民朝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引领政治方向
政治方向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正确与清醒。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始终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不断教育和引导全党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为全党团结统一奠定坚实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中国共产党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为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自由解放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业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中国共产党要拥有强大的政治方向指引力,首先就必须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都是非常重视思想建党和理论强党。早在1938年,毛泽东就要求全党,“在担负主要领导责任的观点上说,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课题,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因此,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义,在真学真信真用、学懂弄通做实方面下功夫,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特别要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使广大党员、干部经受思想淬炼、精神洗礼,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各项工作,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坚持以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引领政治方向
中国共产党是有远大理想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为崇高使命而奋斗的世界大党。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中共一大党纲就明确规定: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最高纲领就是“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鲜明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理念、价值追求和行动纲领。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奋斗。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始终旗帜鲜明地把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政治方向,始终坚持我们党所要实现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所要建设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实现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我们要固的本,就是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党的百年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至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早日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是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旗帜鲜明地指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理想。我们现在做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情,但不能忘记初衷,不能忘了我们的最高奋斗目标。在这个问题上,不要含糊其辞、语焉不详。”“深刻认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既不能离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民族复兴的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就讳言甚至丢掉远大理想。”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到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牺牲的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就有三百七十万。在世界政党史上,找不到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为了守护自己的理想信念而付出如此巨大的牺牲。这就是共产主义理想的光辉、信仰的力量,体现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党的精神旗帜,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决定着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维系党和国家命运、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大事,必须长期坚持,不容有任何动摇和偏离。
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世界社会主义进程表明,马克思主义政党一旦放弃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就会有亡党亡国的危险。苏共垮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苏共拥有二十万党员时夺取了政权,拥有二百万党员时打败了希特勒,而拥有近二千万党员时却失去了政权。”其教训是何等深刻。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渗透活动,使得社会主义“失败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共产主义“虚无论”甚嚣尘上。我们党内有的党员干部也出现了“信仰缺失、精神迷茫”的问题,以致走上了贪图享乐、违法乱纪的道路。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正是因为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是“总开关”失灵的问题。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这样的干部能耐再大也不是党需要的好干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全党的理想信念教育,先后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活动,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持之以恒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加强党性修养,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保持政治定力,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三、坚持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领政治方向
政治方向是现实的具体的。旗帜代表形象,旗帜代表方向。毛泽东说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何以成为全民抗战的中流砥柱。这是因为我们党将自己的抗战主张成功转变为全国抗战的政治总路线,确立了对抗日战争的政治领导权,始终引领中国抗战的正确的政治方向。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第二天,我们党就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驱逐帝国主义滚出中国!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提出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任务。1936年12月,中共中央力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完成了从反蒋抗日、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的抗战政治路线大转变,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的伟大的历史成就,使得今天处在民族敌人侵入的紧急关头的中国有了救亡图存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有了一个为大多数人民所信任的、被人民在长时间内考验过因此选中了的政治领导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夺取战争胜利的正确方向,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
如何坚持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领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政治指南针作用,引导全党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来,推动全党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贯彻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确保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解决了许多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发展理念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破解了发展难题,厚植了发展优势,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在总体布局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制定了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战略布局上,提出推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通过以上顶层设计环环相扣、有机联系,完整清晰地展现出我们党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引领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解决问题、化解挑战、攻坚克难的新法宝,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引领,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党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和持续力。
坚持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领政治方向,重在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贯彻落实到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我们党在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时,始终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谋划战略布局。1938年4月,毛泽东在给抗大学员讲课时指出:在抗大学什么?首先是学一个政治方向,就是打倒日本的正确政治方向。并且告诫学员,你们不仅要把握紧正确的政治方向,还要经过你们传播这政治方向于广大的人民,教育他们,组织他们,使这个政治方向成为全国人民的政治方向。中国共产党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最好办法,就是在历届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科学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例如,党的十九大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以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分别提出“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科学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构成了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基本问题,使中国共产党对自身肩负历史使命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大大增强了新时代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同时,我们党十分注意纠正偏离和违背政治方向的行为。政治方向问题来不得半点含糊。我们要时刻警惕政治方向的偏离,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如果在方向问题上出现偏离,就会犯颠覆性错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旗帜鲜明地反对否定社会主义道路、质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盘西化”的主张;也旗帜鲜明地反对党内政治生活中任人唯亲、团团伙伙、阳奉阴违、妄议中央等“七个有之”问题。对此,我们需要保持足够警觉和政治定力,防止在政治方向上犯战略性错误。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证明,我们坚持的正确政治方向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断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历史,深刻领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坚定政治信念,增强政治意识,站稳政治立场,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真心爱党、时刻忧党、坚定护党、全力兴党。广大党员干部要永葆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敢于亮剑,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发声,在推进改革发展中敢于碰硬,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敢于较真,在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上敢于针锋相对。时刻在思想上对标对表、行动上紧跟紧随、执行上坚定坚决,增强党员意识和政治担当。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辨别力,善于从政治上考虑问题,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划清真理与谬误的界限,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强大的政治定力。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增强看齐意识,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不在政治问题上出错误,防止和纠正自行其是、各自为政,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行为,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政令畅通。特别要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方面下功夫,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