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协会党建 > 学习党史
学习党史

陕甘宁边区社会保障实践的时代价值

发布来源:学习强国   发布时间:2023-05-18 10:06:52

中国共产党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根据陕甘宁边区人口结构特点及生计来源,开创的政府主导、主体多元、社会参与、广覆盖、保基本等独具特色的社会保障实践,不仅最大限度地保障了陕甘宁边区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了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和谐与稳定,而且为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在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仍然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

社会保障必须以生计来源为路径选择。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一般来说,在不同历史时期,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生计模式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社会保障的内容和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社会保障实践的一大创举是立足边区人口结构特点和生计来源,针对不同群体的基本生活需要,采取不同的、行之有效的社会保障措施。这些宝贵的实践经验,对于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体系仍然具有很强的启示作用。当前,我国不同区域的人口结构、不同群体的生计来源还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因此,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只有根据人口结构特点和生计来源,采取多样化、多层次的保障措施,才能增强社会保障内容、方式与地域、群体实际生计资源的契合性,才能切实满足不同群体最迫切的保障需求,才能放大和拓展社会保障的效应和功能。

社会保障要以全覆盖、多层次、保基本为核心。陕甘宁边区在特殊的社会环境条件下之所以能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军民团结,人口不断增加,一个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边区政府建立起了广覆盖、保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制度从根本上保障了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群体的最基本生活。当前,随着社会保障对象的日益扩大和保障内容、需要的变化,覆盖范围、保障形式、保障内容、保障机制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了一系列新的时代要求。因此,要借鉴陕甘宁边区政府“广覆盖、多层次、保基本”的社会保障实践经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覆盖所有社会成员的多层次、保基本、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社会保障必须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为动力源。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的社会保障建设之所以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与边区政府的主导、社会各方面广泛积极参与是分不开的。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来说,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社会保障建设路径,是应对各种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新时代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按照政府主导、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思路,充分调动社会和市场资源广泛参与。如在社会救助过程中,在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应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互济互助,引导和支持救助对象通过自力更生改变生活困境,克服“等、靠、要”思想。只有充分利用社会和市场资源,推动形成社会和市场资源广泛参与社会保障的工作格局,才能不断增强社会保障的资源支撑基础,弥补政府财力的不足,也才能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和市场参与的良性互动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必须体现社会治理功能。社会保障不仅具有提高社会成员抵御各种生活风险的功能,而且具有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社会保障实践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在于,将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关怀等方面的精神鼓励与社会保障结合起来,重视社会教化的作用。如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救助实践,政府既对受灾群众进行物质救助,又支持开展各种民间互帮互助,更对他们进行心理抚慰等精神关爱,不仅有效保障了边区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而且改造了边区落后的社会结构,构建了自力更生、互助互爱的社会环境,从根本上保障了边区社会的和谐稳定。当前,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的过程中,伴随着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和人口流动的日益加快,社会保障对象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因此,在构建新时代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应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障体系的托底效应,提高社会成员抵御各种生活风险的能力,不断拓展社会保障的社会治理功能,以增强社会成员的安全感和稳定感,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2018版权所有    内蒙古医院协会    蒙ICP备17003977号-1    主办单位:内蒙古医院协会 总访问量: 您是今天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