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护士长】 刘文娟:把平凡的工作做得出彩
发布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03-17 10:55:51
作为护士,她是业务能手,多次在护理知识和技能赛上一举夺冠;作为护士长,她有着丰富的经验,深受同事们的喜爱和尊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0年,她一路学习,一路成长,先后担任急诊科护士长、神经外科护士长。2019年通过副主任护师考试,2020年通过自治区副主任护师评审。她就是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护士长刘文娟。
疫情防控义不容辞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大年初一,她接到单位立即返岗的通知,当时妈妈刚做完眼睛手术,行动不便,可是她义无反顾,舍小家为大家,立即投入工作中,夜以继日地加班加点工作。因科右中旗人民医院是定点收治医院,她作为护理救治组第四防控小组组长,在发热门诊、传染性疾病科收治多名疑似患者,她每天面对的是各种发热等症状患者,做好她们思想工作的同时还有做好组员的思想工作。
记得有一次一位发热患者是从武汉回来的,大家心里都非常紧张,不敢去接触,这时她主动去为疑似患者采集咽拭子、采血、测量生命体征等等,同时还得做好疑似患者的思想工作,最后检查结果出来,患者排除新冠肺炎的可能,排除新冠那一天,患者激动地对她说:“感谢你在我最无助时关心我,这难熬的24小时我一生难忘。”
她穿防护服最长时间是10个小时,汗水浸透了整个身体,戴口罩戴得鼻梁和脸颊都破皮感染了,她就是一直这样夜以继日地带领第四组组员,正因为有他们默默无闻地付出,疫情防控工作才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同时圆满完成了新冠肺炎疫的各项工作任务,荣获院内“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嘉奖。在收到驰援武汉的消息后,她主动请缨,积极报名要求参加。
扎实工作锐意进取
在急诊科护士长岗位是一线的一线,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随时送来,心肺复苏术、呼吸机、除颤仪、洗胃术、气管插管等等……只有练好这些本领,才能配合医生抢救各种各样的急危重症的患者,无论怎么努力付出,只要看见患者转危为安,她所有的疲惫都会一扫而光。
多年来,她对有机磷农药中毒、酒精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及多发伤患者的护理有丰富的经验,能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带领急诊科护理团队紧密配合,工作有序进行。
在一次农村婚宴上,有76人同时食物中毒,她得到急救消息后,第一时间随车赶往现场后了解情况,之后通知科室做好各项准备,启动应急预案,在这次急救事件中,她连续在单位奋战了三天三夜,得知患者无其它不良反应后她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
在神经外科护士长岗位上,她延续了以往的工作作风,记得一年的大年初二,因病情需要神经外科有一位危重患者要马上转院到长春,作为护士长,她为了科室内其他护士能够陪家人好好过年,她放弃了自己的假期,主动要求亲自去送患者,患者病情危重,路上随时有呼吸心跳暂停的可能,她一路上观察生命体征,吸氧吸痰,患者平安到达长春,她从医院出来就体力透支,来回1200多公里,到家又是后半夜了,她就是这样用恪尽职守、敢于担当的忘我工作精神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位患者、带动着医院的每一位同事。
爱岗敬业无悔奉献
她爱研究各种理论知识和实践急诊急救技术,自从获取“中国心肺复苏导师培训证”以后,她就积极对院内及科内医务人员进行心肺复苏技能的普及,并在院内成立了“心肺复苏团队”,她带领团队深入到各个社区、企事业单位、各乡村医师培训基地讲授心肺复苏基本急救技能,做到“人人会急救,急救为人人”。使每个在身边突然倒下心脏骤停的患者得到及时最基本的救治,为医院急救人员的到来赢得时间。
她不断充实自己,积极参加急诊急救及护理专业的继续教育,提高护理服务的专业水平,加强护理专业知识学习,掌握护理专业新技术、新方法。
自2003年以来,她获“非典”知识竞赛个人答题第一名,2004年,她获得护理知识竞赛第一名;2005年,她参加护士节演讲比赛,获得第一名;2009年,她又获得护理知识竞赛第一名;2010年、2015年,她获得院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21年,她荣获医院“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嘉奖……一次次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无数艰辛的付出和默默的坚守。
日常工作中,她注意提高自身水平,勤于总结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积极探索,理论联系实际。2015年11月,她在《世界最新医学》期刊上发表论文《急诊护理中实施量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观察》。
她就是这样始终保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面对工作。2019年,她由于擅长科室护理人员的管理及脑外科钻颅术后患者的护理,调任神经外科任护士长,她结合医院及科室实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较好的工作业绩,做到了患者满意,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得到了多方面好评。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她从不骄傲,她满怀感恩。虚心向前辈学习,倾听他人意见,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将每一次工作任务视为一个新的开始、新的征程。她把平凡、琐碎、辛苦的护理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从平凡中收获成长、辛劳中收获欣慰、琐碎中收获价值。(内蒙古医院协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