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群众身边的最美护士长:侯清秀
发布来源:宣传处 发布时间:2019-08-27 03:48:43
平凡坚守 奉献爱心
——记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医院护士长侯清秀
侯清秀1988年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医院工作,在病房一直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1998年被聘为护士长,从事精神科病房管理工作。回想三十多年的工作经历,其中的酸甜苦辣不言而喻。
“精神科护士”,在世人眼里是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面对一群无法正常沟通、交流的精神病患者,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呢?若非身为一个“精神科护士”,谁能说得清、道得尽这百转千回的滋味呢?“精神科护士”工作每天忙碌而琐碎,处理医嘱,巡视病房,观察病情,打针、输液,督促病人服药、进食、睡眠、洗头、洗澡、穿衣服,理发、剃须、剪指甲,有时还要协助经期病人更换卫生巾、帮助患者管理钱、物,作为一个“精神科护士”,每天的工作平凡而琐碎,可以说精神科护士是典型的“超级保姆”。但与保姆的不同的是,精神科护理工作还有一定难度和危险性。比如有的病人生活不能自理、沉默少语、糊涂、缺乏主动性,不仅要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还要善于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保证病人的安全,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由于精神病人受幻觉和妄想等症状的支配,缺乏自控能力,经常失去理智,以暴力对待护理人员及身边的人。病人与病人之间的安全问题,病人与工作人员之间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作为精神科的护士,面对着特殊的人群,工作是很辛苦的,身上时刻肩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挨打、辱骂是常事。
记得她刚来时被分配到精神科男病房,第一天上班,她既紧张又恐惧,其中一位恢复期的男患者对另一患者说:“你看那个新分来的小护士比病人还“呆”,咱去帮帮她。”他主动上前和她打招呼,并安慰她说:“别害怕,我们会帮助你。”通过交谈她得知他是一位老师,因孩子出祸受刺激而住院治疗。从那以后她觉得精神科病房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可怕。患者都有心帮助她,她为什么不能帮助他们呢?从此以后她爱上了这份职业。
做好精神科护理工作并不那么简单,你不但要有过硬的技术、丰富的知识,更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待每位患者要有耐心、爱心、责任心才能保证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要了解每位患者的心理,他们想什么?是否有自杀、外走等的想法?有什么症状?是否有幻觉、被害妄想等?他们有没有在幻觉、妄想支配下出现意外的可能?有的患者患病多年体诉较少,这就要求她多接触患者,她经常与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精神症状、想法及有无不适、困难,目的就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大夫处理及时给予他们帮助,避免患者在精神症状支配、情绪低落时出现意外事件。记得她还是一名护士时,一天凌晨她值班,正在巡视病房,发现一位老年患者说话口齿不清,半侧肢体活动受限,考虑到患者多年患有高血压,她马上通知值班大夫,给患者做了脑CT,结果是脑出血,通知主任后马上联系家属将患者转综合医院治疗,由于发现及时,确保了患者安全,受到了家属的好评。
精神病患者经常被社会、家庭冷落,很多人住在医院,终年没有亲人来探视,他们也渴望着亲情和友谊。有一年的中秋节,白天她值班,一位患者站在病房面向窗外,凝视着远方,她想中秋节他一定是想她的老母亲了,看到这种情况,她马上去超市买了月饼和水果,轻轻递到他手里,问他:“想你老母亲了?她年龄大了,不能来看你,我们就是你的亲人。”他握着她的双手说:“谢谢护士长,你就是我的亲人。”
做好精神科护理工作,要不怕赃和累。哪位患者指甲长了,哪位患者衣服破了,只要她看见,就会随时给他们剪指甲、缝补衣服。一次呼市救助站送来一位患者,这位患者因长期在外流浪,个人卫生特别差,不仅衣服脏,还有虱子,进了病房就有一股臭味,年轻护士嫌她赃,她二话没说,就为其洗澡更衣、修剪指甲、理发、刮胡子,在她的带动下,现年轻护士也都不怕赃和累。很多精神病患者由于长年患病,生活不知料理,每周护士都要为他们清洗内衣。有的患者发病时不愿意吃饭,护士就拿来饭菜一勺一勺的喂,并耐心的哄着:“今天你的表现最好了,吃一口,再吃一口。”患者将饭菜、痰液弄到护士的手上、脸上,已司空见惯。
在精神科病房,这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群体、特殊的世界里,有时你的付出常被误解,甚至还会挨打。一位患者被害妄想特别严重,在家不敢吃家人做的饭,来住院时就伴有贫血,药量加不上去,精神症状时好时坏,为了改善他的贫血症状,她每天都督促她进食或喂食,有了糖、水果也都给她吃,全科人对她是偏爱有加。可是一天中午,她正在巡视病房,她从病房突然跑出,拿着塑料水杯砸在了她的身上,还怒气冲冲的说:“你喂我的饭里有毒,叫你害我”。这时你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委屈油然而生,但转念一想,她是患者,还能和她计较吗?
有一年秋天气温突降,救助站送来的患者,因为申请的衣物没有及时送到,情急之下,在她的带领下,大家纷纷捐衣捐物,解决了患者缺少衣物的燃眉之急。每年的三八妇女节,科室给每位女患者赠送一双袜子,礼轻情谊重,患者高兴地说:“在家也没有收过礼物!”
1998年,倍受患者信赖和同事好评的她被聘为精神科病房的护士长。她面对新的角色,自感肩上责任重大。深知作为一名护士长在科室必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有团队指挥能力,自己的言行和工作作风将会直接影响到护理团队的方向,也会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社会形象。对这一岗位,她有着自己的理解——科室爱管闲事的婆婆、多方面的协调者、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提升护理质量的领头人,从此,她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经过认真思考,决定从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着手加强科室综合管理。除了组织护理人员业务学习、操作训练、理论考核外,还定期加强爱岗敬业教育和一些警示教育,提高大家的职业责任感和安全意识,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她经常深入病房向患者及家属了解住院期间对护理服务是否满意、每月召开一次工休座谈会,征求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及建议,及时落实整改,将护患纠纷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受到了患者的广泛尊重。
2011年8月,医院分配她到和林县西沟门乡的康复中心工作,去了那里中午不能回家,当时家里上有80多岁的老母亲,下有上高中的女儿,爱人又在托县工作,但她还是克服了种种家庭困难,欣然接受了医院的分配来到康复中心,这一干就是近八年,每当她想起这些就觉得愧对她的母亲和女儿。她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和带动其他同事。现她所在的科室,是全院病人数最多的科室,日平均住院人数达一百人之多,面对这样的大科,她制定完善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开展科室护理技术交流、护理病历书写质量把关、组织业务学习、患者心理疏导、协调与各科之间的关系……忙得不亦乐乎。
她用涓涓细流般的话语抚慰每一个受创的心灵,用炽热的爱唤起病人生活的勇气,用火一样的热情点燃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患者的心中播洒希望的火种,在患者康复的道路上铺洒温暖的阳光。她以一颗慈爱之心,关怀护理着这些精神错乱的患者,用贴心的语言和和蔼的微笑抚慰着他们躁动不安的心灵,用真诚和爱心传递喜悦、送达欢乐,弘扬南丁格尔精神,诠释对精神卫生事业的理解与忠诚。
从青春年少到现在,几十年如一日,她用一名精神科护士特有的爱心、耐心、责任心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帮助他们修复破碎的心灵,努力让他们走出生活的阴霾。每当看到他们微笑出院,重返社会,重返工作岗位,她就有一种自豪感、成就感。这是每一位从事精神科工作者最大的欣慰!由于她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多次被医院评为优秀护士长。2016年5.12护士节科室被呼和浩特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呼和浩特市总工会评为优质护理先进科室,她本人也被评为呼和浩特市2015-2016年度“优秀护士”,2017年5.12护士节她被内蒙古自治区护理学会评为2016-2017年度优秀护理工作者,成绩属于过去,未来的路任重道远,她将倍加努力,不断进取,立足本职,使病房的管理工作更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