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最美护士长

全区群众身边的最美护士长:李同丽

发布来源:宣传处   发布时间:2019-07-31 08:20:43

天使之爱 播撒人间最美的真情

      ——记满洲里市人民医院护士长李同丽  

  她用无私的爱心诠释了新时代优秀护理人员的品质,她用无声的奉献注解了新时代优秀护理人员的大爱;她用持之以恒的坚持展现了新时代优秀护理人员的形象;她就是满洲里市人民医院护士长——李同丽。

  用专业和爱心做好日常护理

  李同丽,1996年毕业于海拉尔蒙医学校,分别于2011年、2013年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进修学习1年,现任满洲里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护士长。她从事护理临床工作21年,担任护士长7年,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在平凡的工作中,她刻苦钻研,扎实工作,无私奉献,担任护士长后带领护理团队较好地承担起繁重的科室护理任务,虽然工作中没有惊天动地的伟绩,但是每一天她却用实际行动努力践行着一名护理工作者的天职。

  谁都知道,护理工作在整个医疗工作中,既普通,又平凡,但却十分重要。作为护士长,李同丽认真履行职责,肿瘤患者是特殊群体,由于疾病的原因,承受着身心双重压力,易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甚至绝望,许多患者因此丧失继续治疗的信心和勇气,这就要求医护人员不但有过硬的技术本领,还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去观察安抚他们的心灵。在医院她率先开展临终患者疼痛护理,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的痛苦,保证各项基础护理落实到位,让患者有尊严的度过人生最后阶段。

  有的人一旦得了恶性肿瘤,就会使很多原本不富裕的家庭经济状况出现危机,治疗费用也是杯水车薪,看到这样的患者李同丽经常自掏腰包给患者捐款捐物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一位年轻的女肺癌患者,在最后的日子里为了能够更好的陪伴家人回家休养,她多次上门为患者解决尿储留、便秘的症状,为了防止出现压疮,她在网上为患者购买了电动按摩摇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位下咽癌广泛转移的低保患者,只有一个25岁没有工作的儿子和他一起生活,家里本来就不富裕,这一病更是雪上加霜,因为患者带着气管套管不能与护士用语言交流,他每次住院李同丽都为他准备一支笔和一个本子,每天他们的交流方式是这样的“我头晕、头痛”“今天做血常规”“我想知道血糖值”“今天护士给我测血压120/80”……看到患者越来越虚弱的身体,她把李大爷的儿子叫到跟前,硬塞给了他1000元钱,她还帮助患者联系社区帮扶,贫困家庭救助等,给予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帮助,每次走过患者病床时,患者都会用手势向她表示感谢。

  同事们总是说:“护士长,你不能总自掏腰包呀!这么多患者怎么帮的过来呢?”她总是用最朴实的话来回答同事们:“钱不多,能帮一点是一点吧!”

  积极推行优质护理服务

  自2012年12月满洲里市人民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李同丽正确的理解 “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工作中牢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认真钻研,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切实全面履行护理职责,为患者提供生活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康复和健康指导等全面、全程优质护理服务。

  在护理管理方式、护士分层管理、护士包患者、APN连续弹性排班、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方法、薪酬分配和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她不仅在管理上很注意方式方法,在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上也是更胜一筹,对患者服务热情周到,用炽爱温暖着病榻上的每一位肿瘤患者,用满腔真情感动着每一位患者的心灵。

  对她来说不管是城市的,还是牧区的牧民老乡,有钱的还是没钱的,都是一样的面对,一样的认真,一样的专心。她经常说:“护理的对象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而护士的工作则有好坏之分”。

  工作中的李同丽是一个有“心”的护士长,她认为当护士首先要具备和患者沟通的技艺,那就是“微笑”……她每天都乐观的面对生活,笑对人生,笑对患者,她总是说也许就是你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娴熟的操作,一番贴心的交流,一颦一笑……给患者家和温暖的感觉,使患者树立信心,忘了痛楚。

  记得有位患食道癌的张大爷,亲切的叫她女儿,也就是这种信任,她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被张大爷的电话吵醒,有点不舒服或服药前有疑问的他都会打电话来问她,可她总是不厌其烦。正是因为她的真诚和耐心,患者在出院时握着她的手热泪盈眶的说:“我真是因祸得福,住院享受了你们这么贴心的照顾和护理,还多了一个女儿,这辈子死而无憾了。”临走时还给科室送了一面锦旗,这既是给她们的一种肯定,也是一种鞭策,对患者精心呵护,她不仅要求自己这样去做,也是这样去要求科室的每一位护士,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也正在逐步形成。

  钻研业务 不断提升技术水平

  在业务上,李同丽始终坚持刻苦钻研,虚心学习,总结临床护理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为了将医院护理穿刺技术水平达到三级医院护理水平,2011年9月,医院派她到朝阳医院进修PICC穿刺置管技术。经过认真学习和实践,2012年3月她在医院成功开展了PICC置管技术,填补了满扎两地静脉置管护理技术的空白。并于2018年5月正式成立PICC门诊,目前在她的带领下PICC护理团队已成功开展PICC置管近200余例,每年完成院内外置管维护数量2000余次。开展了PICC心内心电定位技术,降低导管异位发生率。2018年11月成功完成呼伦贝尔市首例经手臂静脉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为患者构建了畅通的“隐形生命线”,使护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为了方便患者咨询,李同丽建立PICC护患微信群,随时解决患者疑难问题。经过PICC置管后的患者曾写过这样一句话:“护士长,是你让我今天又看到了阳光,看到了我心爱的妻子和儿子,看到了希望。”李同丽认为她的这项工作很有意义,在让患者感到了幸福和生的渴求,告诉他们战胜自己,永不放弃!

  2018年11月14日,李同丽带着PICC置管技术走出了国门,应蒙古国国家肿瘤研究中心邀请,在蒙古国肿瘤研究中心举办的“蒙古国肿瘤面临的问题”专题论坛上她作了《静脉炎与药物治疗》及《超声引导下的PICC置管与维护》专题讲座。11月15日,在蒙古国国家肿瘤研究中心,她现场为2名蒙古国肿瘤患者进行了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在置管现场,挤满了来自蒙古国26个省市的医疗代表60余人观摩学习、录像、咨询和交流,这是蒙古国境内开展的首例PICC置管患者,载入了蒙古国国家肿瘤研究中心的医学史册。同时,这也是满洲里市人民医院护理技术首次走出国门,通过这项技术打开了满洲里市人民医院与蒙古国肿瘤研究中心医疗合作的大门。

  她善于总结经验,撰写的论文《肿瘤患者4例,PICC置管化疗的护理》荣获“优秀论文奖”;她积极学习先进,大胆创新,在医院开展新技术即:“肿瘤患者外周静脉护理小窍门”“PICC心内心电定位”“手臂输液港植入术”荣获院级“新技术、新业务优秀奖”;“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使用和维护”“临终患者的人文关怀护理”等技术的改进和应用获院级“护理技术改进奖”。

  任劳任怨 无私奉献

  近20年的护理工作中,她接触护理的患者已经超过万数,在工作上她不计较个人得失,主动带头承担起科室的脏活、累活,用自身的饱满热情解除每一位患者的痛苦。她说“多年的护理工作最大的安慰就是患者经过我们的救治和护理,身体状况一点点地好起来。”

  曾经有一位上颌窦癌的患者,肿瘤已侵蚀的患者一侧颧骨严重缺失,透过缺损处可以看到鲜红的肌肉组织随患者的呼吸波动,一天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突然有一小动脉破裂,大量的鲜血从缺损处喷出,她立即拿出无菌纱布压迫止血,及时通知五官科给予会诊,结扎动脉血管,在给患者止血的同时积极给予患者进行心理安慰,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抢救成功后她不顾肿瘤腐蚀难闻的气味,将护理单元打扫干净,并帮助患者清理污物。

  不论白天还是夜晚,只要科室需要她、患者需要她,她都义无反顾投入工作。不知道多少个夜晚,在阖家团圆的日子里她是在医院里度过的,曾经年幼的儿子经常得不到他的照顾被锁在家门外,哭着找妈妈……她是一名好护士、一名好护士长,却没能扮演好一个好母亲、好妻子的角色。

  就是这样的一个她,为了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她认为自己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多年的辛勤付出赢得了大家的称赞,也多次被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护士”。她所在科室床位使用率高达121.62%,在这样高强度的护理工作中,科室无一例护理纠纷和差错事故的发生,患者满意率达99%。

  她本人也于2018年6月担任内蒙古蒙古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在院领导带领下,她和科主任团结全科同事,奋力拼搏,甘于奉献,于2015年肿瘤内科被评为满洲里市重点学科、呼伦贝尔市重点学科。

  李同丽,在普通、繁忙、劳累而又光荣的护理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用拳拳爱心驱散病魔的阴影,用殷殷真情诠释天使的风彩。她就象是缕缕春风,为护理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用天使之爱,播撒着人间最美的真情。

©2018版权所有    内蒙古医院协会    蒙ICP备17003977号-1    主办单位:内蒙古医院协会 总访问量: 您是今天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