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群众身边的最美护士长:王微
发布来源:宣传处 发布时间:2019-07-31 07:57:54
不忘初心 用爱守护
——记呼伦贝尔市精神卫生中心护士长王微
无论是晨光微露的清晨,还是暮色沉沉的傍晚;无论是众声喧哗的白昼,还是万家灯火的深夜,她总是穿梭在忙碌而喧闹的病房,日复一日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她受过委屈、有过困惑,但却不忘初心,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她饱含热情、从不退缩,她关爱生命、救死扶伤,她就是呼伦贝尔市精神卫生中心慢性精神科六区护士长王微。
视患者如亲人
王微,从事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9年整。由于工作表现突出,仅仅工作4年的她就被提升为护士长,她所在的精神六区为封闭、无陪护慢性女病区。众所周知,患精神疾病的女患者生活懒散,自理能力差,大量的基础护理都是由护士完成。王微作为护理团队的领头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不畏艰辛、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记得2014年的秋季科室收治了一位70多岁抑郁症的老人,在症状的支配下老人杀死了自己的丈夫,同时准备自杀,家人及时发现后将老人送到了医院。尽管儿女们承认老人有病,但是对父亲的死亡不能理解,加上工作也比较忙,很少来医院探望老人。老人有过多次自杀行为,脾气很暴躁,没有求治的欲望,躯体疾病也很严重,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并且视物模糊,行动也不是很方便。护理的难度可想而知,在重重压力面前,王微带领全科护理骨干对该患者制定相关护理计划,竭尽一切能力照料这位老人。护理过程中老人情绪激动,打人、骂人、往她身上吐口水,她都耐心去安抚老人。老人自责、不肯吃饭,她便将饭菜和到一起,喂给老人吃,每每交班的时候,她总是将老人的风险及躯体情况逐一强调,使大家提高重视,住院期间多次阻止了老人的自杀行为。
渐渐地老人开始接纳她,尽管很少说话,但是已不再打骂她,有时还会温柔的抚摸她的脸。她得知老人爱吃羊肉馅的饺子,有心的她便在老人食欲差的时候为老人包羊肉饺子,使老人感受到了家的味道及儿女的温情。在几年如一日的照料中,老人把她当成了亲人、女儿,每天一上班老人都要抱抱她。在老人弥留之际,王微不分昼夜的守在老人的床旁,临终时,老人用那瘦弱不堪的双手颤抖的抓着王微说:“孩子,谢谢你陪我走过了这段日子,让你受了不少的委屈,我没有什么遗憾,你要是我的女儿该有多好!下辈子吧,下辈子做我的女儿……”这便是她的选择,视患者如亲人的行动却在她身上有着最完美的体现。
想患者之所想
记得一个女孩佳佳,17岁,诊断患有精神分裂症,发病时佳佳不仅大肆挥霍家中的财物,还将自己平时喜欢的小动物抛开,取出内脏,最后竟将自己的这种行为转移到亲人的身上,使家人对她避之不及。住院后经过治疗、护理和康复训练,佳佳平静了。一次在王微和她的沟通交流中,佳佳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也想像别的孩子一样,回到学校学习,毕竟高三了,她想考大学。了解到患者的心理状态,王微不仅在生活方面精心的照护她,在精神上鼓励她。并根据佳佳的需求为她买来了复习的资料、笔和本,于是每天在示教室无影灯下都会看到王微护士长陪同佳佳学习的身影。
渐渐的佳佳树立起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然而,当看到别的患者欢天喜地的见家人的时候,佳佳却躲在墙角偷偷地哭了,她很无助的问:“护士长,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了?!”其实这也是王微最担心的,因为,在患者病情好转后王微也多次给家属打电话,希望家属能来探望佳佳。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家属却始终都没有来,作为精神科护士她心里明白这样下去是很容易导致佳佳的病情复发的。
在这种情况下,为稳定患者情绪,她很坚定的对佳佳说:放心吧,你这么上进,家人很快就会来看你的。然而,后续家属的手机一直处于停机状态,怎么也联系不上。作为护士长的她,感到了压力,她决心不仅要让家属来探视患者,也要让家属理解患者,于是就在小年夜,下了班她顾不上吃饭,就按着病历上的地址去找佳佳的家,然而上天仿佛有意在考验她,那个地址拆迁了,已是一片废墟。
荒寒的夜空飘着清冷的雪花,远处传来了星星点点的鞭炮声,而饥肠辘辘的她还在为患者寻找着回家的路。手、脚冻得有些不听使唤,但是并没有动摇她为患者寻找康复的道路。于是经过再三打听,她终于找到了患者的家,通过对疾病专业的讲解,佳佳妈妈在了解孩子行为根源的同时,也接受了曾经无法容忍的现实。
第二天,当父母带着新鞋来看佳佳并亲手为女儿穿上,亲人紧紧相拥的时候,王微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很快佳佳达到了临床痊愈,办理了出院。不久也顺利的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因为珍爱生命,无私的奉献,她打破了精神疾病患者无法步入高等学府的传统牢笼,她就是这样,如一芥小草,但能让生命之花在自信中绽放,又如一只小小的蜡烛,却能照亮患者通往身心康复的彼岸。这就是王微,一个普通的精神卫生人,一个质朴而平凡的人。
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一直以来王微对待患者都是用心呵护,用爱守护。记得有一对农村老年夫妇不识字,无法辨别药名和使用方法,为保证出院后顺利用药,她便将药袋画上不同的图案,以太阳和星星区分服药时间,以颜色及数字区分种类,最终解决了他们服药的困惑。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感动了一批批患者和家属,在她们中间相互传诵着一句话:“有困难就找王护士长,她是我们的贴心人”。
王微也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她总是在想着如何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她常常将护士召集在一起讨论如何满足患者的生活和心理需求,为进一步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她与护士们共同创建“心情晴雨表”,帮助观察、了解患者细微的内心动态,直观的表现出患者的心情变化,此项创新于2018年荣获“中国护理管理创新奖”。
由于精神疾病患者的特殊性,保护带的使用与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程序,根据工作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王微与护士们一同开拓思维,大胆创新,发明了“医用保护袋收纳袋”,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使用和改良后在全院进行了推广,并于2019年1月18日荣获内蒙古首届护理用品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的好成绩,这一创新发明不仅规范了管理,还保证患者安全。
在各级领导、同事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王微带领全科护理人员立足岗位,努力工作,在历次上级检查中,检查组都是给予高度评价和赞扬,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凭借优质的护理服务和对患者无微不至的照顾,王微2015年获得了呼伦贝尔市“最美白衣卫士”荣誉称号。科室连续多年被医院评为“先进科室”她本人也连续三年被医院评为“优秀护士长”。
大家都说,精神科的护士很辛苦,不仅仅是在身体上,也体现在心理上。因为她们每天承受的风险与压力不是一般人能想像的,但王微却从不这么想,只要看到患者一天天好转,她就会感到无比的满足与欣慰。她用责任与爱心,赢得了患者、家属、同事一片赞誉, 用执着的守护架起了患者生命健康的桥梁,用无私的奉献谱写着无悔青春的绚丽篇章……不忘初心,用爱守护是她身体力行对职业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