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最美护士长

全区群众身边的最美护士长:郭建华

发布来源:宣传处   发布时间:2019-07-24 07:35:29

勤勤恳恳为患者  兢兢业业作奉献

——记包头市中心医院护士长郭建华

  郭建华1991年参加工作,一直从事呼吸科护理工作,二十八年战斗在临床工作第一线,2003年被任命为包头市中心医院呼吸科护士长,在广大医护人员及患者心中,树立起了最美护士长的良好形象。 

  爱岗敬业  以身作则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个科室的护士长,她总是努力打造团结互助,和谐共进的团队。她业务技术纯熟,熟练掌握各种呼吸机使用及性能,引进国内先进的气道管理技术,与科主任带领呼吸科的骨干组建了呼吸重症监护室。现已训练出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护理队伍,使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逐年增高,深得医院领导信赖。作为医院气道管理组组长,探索、规范了气道管理技术,带领全院提升气道护理水平。深爱自己本职工作,每日穿梭于病房,协助护士工作,检查护士工作质量,并及时给予指导。“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善小事,何以成大器”, 她的爱岗敬业体现在每一个工作日,体现在真诚对待每一位患者上,她把工作当成一种使命,这就是最完美的爱岗敬业。二十八年来,她一心把精力扑在工作上,她热爱护理工作,任劳任怨,身先士卒,病房里总是发现她忙碌的身影,从未正点下班回过家。常年不休假,放弃与亲人团聚的机会。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她多次被评为优秀护士长。

  热情服务  细心管理

  工作中,她总是把自己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工作的同志,严格要求并督促护士认真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等各项核心制度,确保患者安全,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坚持微笑服务,视病人如亲人,力争做到让病人满意、家属放心、自己安心。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在她的带领下,多年来几乎无院内感染发生。有一位气管切开名叫布某某的老人,连续上呼吸机三年,在她的严格要求下,患者从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院内感染合并症,家属多次表示感谢。取得领导、同事、患者的一致好评,她的先进事迹曾在包头日报刊登。

  在生活中,她总是以老大姐的身份,时刻关注姐妹们的喜、怒、哀、乐,只要谁有急事、难事,她总是主动站出来帮忙,嘘寒问暖,护士的工作既苦又脏,难免有人会产生厌烦情绪,只要她了解后,总是主动做好心理疏导,激发大家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热情,经过她的循循善诱,全科护士情绪稳定,积极向上。她还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各种娱乐活动,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

  她注重人才培养,坚定的认为质量是培训出来的,组织护理人员定期业务培训,每年外送护士进修学习,提高护理整体水平。作为科室的“领头雁”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经常加班,主动协调好医护、护患关系,使护士们时时刻刻全身心地融入呼吸科这个和谐、进取的大家庭里,并乐在其中。

  关心患者  提升服务质量

  工作中,严格践行上级部门要求的行风建设“九不准”精神,合理收费,无任何医疗不正之风,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热心接待患者,对待患者似亲人,对病房孤寡、无人陪侍患者,要求护士给予特别关照,亲自为其买早点、订饭。耐心地为患者讲解病情、排忧解难,使很多患者及其家属在住院期间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护患关系、医患关系。

  近几年,她积极响应国家优质护理工作精神,把护理工作从医院延伸到家庭。尤其是要借助呼吸机治疗生存的患者,利用工作之余对其进行家庭健康指导,与家属处成好朋友、好姐妹。有一位多次在呼吸科住院80多岁患者,某天晚上7点左右,老人在家上厕所时突然心脏骤停,患者家属不知所措,情急下给郭护士长打电话求助,她迅速赶到,叮嘱家属呼叫120,同时对病人进行了心肺复苏,经过十多分钟的抢救复苏,当急救人员赶到时,患者已恢复呼吸、心跳,随后她与“120”一起把患者送到医院进行后续治疗,回家时已是夜间11点多,虽然疲惫之极,但她很欣慰。事后患者及家属百般感激,从此结下不解之缘。由于工作业绩突出,2017年被包头市卫生计生委、包头市文明委、包头日报社评为“天使护士”称号,多次被市卫生计生委和医院评为优秀护士长。

  创新发展  学术硕果累累

  她坚信有些素质不是天生的,个人能力的提高一定来源于坚持不懈的学习与长期的积累。她在不断地努力,不断地追求,让自己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白衣天使。作为护士长,她总是恪尽职守,以身作则,业务上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善于总结临床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多年来的一线临床工作,使她练就了技术精湛、业务过硬的基本功。2003年,她第一个在医院开展PICC(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穿刺技术,后改良穿刺技术,采用超声引导下进行置管为危重患者畅通静脉通路,赢得抢救时机,挽救患者生命,是中华级专科护士,是医院静疗小组的骨干成员,承担PICC门诊的出诊工作。2016年5月取得了内蒙古自治区护理学会“PICC专业技术理论、操作师资证书”。

  勇于创新  主动作为

  呼吸机的使用是呼吸科强项技术,为了带好团队,她自己身先士卒,不断更新探索新知识、新领域,为了满足患者需要,利用好呼吸机的每个功能及模式,无创呼吸机可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适应范围不断拓宽,科室的各种有创、无创呼吸机,不同型号、不同厂家各种品规,每款机器性能必须自己亲自掌握,然后带领团队来更好的服务于临床,不断学习,拓宽自身知识面,尤其是无创呼吸机的使用,自2003年购进第一台无创呼吸机以来,不论从当年的数量及使用质量上,近年来已经有质的飞跃,但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限制及合并症,从ICU到病房以至于到家庭被广泛应用,适应症不断扩展。近几年来,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拓展使用模式及时间与方法,总之随着临床经验不断积累,使用方法、技术不断更新,通过有效管理、指导患者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提高患者依从性上述合并症不断减少,临床使用成功率从原来不足50%,上升到95%以上,机器使用率平均每月超过80%,明显改善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无创呼吸机使用服务已延伸到家庭,对家庭使用无创呼吸机患者,建立了微信群,定期发送、传播呼吸机使用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及时解答患者疑问及使用中遇到的问题,收到很好的社会效益。而对于呼吸科慢性病患者管理,要求科室护理人员做好宣教,住院患者教会做呼吸操,建立微信联系方式,随时与患者互动、传递健康知识,受到广大慢病患者的一致好评。年内配合科主任,顺利通过了国家PCCM(呼吸与危重症规范化治疗)检查。使慢病患者有了更规范的治疗和护理指导。

  重视教学  培养人才梯队

  利用业余时间考取教师资格证,分别在2017年全区PICC专科护士培训第一期及第五期任教,培训合格学员90人,在规范全自治区PICC使用技术上,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任包头市医学院护理学院理论授课及课件带教工作,把丰富的临床经验传授给下一代。

  主研科研项目《肺心病缺氧量化表设计应用与血气分析对比研究》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参与科研四项、参与发表SCI文章一篇,2014年《气道管理与湿化新进展》获自治区级继教项目,2016年《无创机械通气——从医院到家庭管理与健康指导》或国家级继教项目,是我市迄今护理上第一个国家级继教项目,2018年《护士在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与管理体系中的作用》获自治区级继教项目,撰写国家级护理论文10余篇。

  强化管理  营造良好环境

  运用现代化管理模式,使本科室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多次组织大家献计献策,并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努力为病人营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住院环境,通过日常沟通让病人了解自己的住院费用、每日用药情况、康复内容,并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提升了医院的可信度。

  她十分关注同事们的家庭、思想、身体状况和工作状态,带领科室成员去看望生病或有困难的同事,让大家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温暖,使整个科室能团结一致,更好的投入临床一线工作。在她的努力下,科室设置井然有序,制度健全,科室人员主动性、积极性高涨,纪律性强,形成了全科上下团结、诚信、求精、务实、高效的工作氛围,郭建华的工作能力及成绩也自然得到了全院的一致认可。

©2018版权所有    内蒙古医院协会    蒙ICP备17003977号-1    主办单位:内蒙古医院协会 总访问量: 您是今天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