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践行南丁格尔誓言
——记和林格尔县医院护士长郭志敏
郭志敏,副主任护师,2009年任和林县医院儿科护士长,2009年11月去内蒙古附属医院儿科进修学习,2011年去北京协和医院儿科进修学习。从事护理工作20余年,她满怀对护理事业的热爱,对护理业务的刻苦钻研,对患者的满腔热情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白衣天使”神圣而光荣的使命。
爱岗敬业 虚心学习
作为护士长,她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帮患者之所需,一心扑在病房,把心挂在患者身上。患者的呼唤就是号令,为此她常常放弃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只要科室有抢救任务,不论是白天还是深夜,她都随叫随到,毫无怨言,或靠前指挥,或亲自进行热情周到的护理、治疗。
郭志敏说:“患者的事,就是我的事。一定要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那些被病痛缠身的患者。”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作为护士长首先要有一身过硬的技术。有人说:当护士就是打针输液,可她认为干护理这一行可没那么简单,尤其是儿科,一个孩子最少有四五个大人陪着,针还没扎家属就先哭了,这就要求护士不但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更要有娴熟的扎针技术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在输液中,要用心研究,仔细探索。每个患儿血管的特点,才能提高穿刺输液的成功率,减轻患儿的痛苦。
有一次晚上十点,郭志敏接到科室电话,一位重症患儿,血管不好找,扎了好几针不成功,她立刻让爱人陪她到医院,当时病房里灯光有点儿暗,又因患儿处于高热状态,精神差,根本看不到血管,她凭着经验用手轻轻地触摸,当时看到孩子痛苦的样子,家属紧张表情,她的心一下子绷紧了。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她身上,如果扎不上,家属着急。她凭着多年的扎针经验一针成功,护士也惊讶了,家属非常感谢,露出了笑容。经过精心护理、治疗,孩子很快康复出院了。
以身作则 严格管理 作为护士长要有团队指挥能力,经常激励护士团队,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共同完成护理工作目标。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要具备示范带动的能力,不能因为自己是护士长就不屑费心去做具体的事情,不能只指挥不动手。和林格尔县医院的儿科又担任着儿科门诊治疗的任务,患者流量大。她和来就诊的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患儿及家属始终不忘讲解宣传有关疾病的病因,诱发因素、预防等,十多年如一日,得到了家长的好评。她还亲手制作了健康教育宣传卡片,张贴于病房,既美化了病室,又让家长增长了知识。
在管理工作中,她严把质量关,坚持检查、指导、监督相结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警示大家。规范工作程序,明确各班岗位职责,做到奖罚分明,加强高危环节、高危人群、高危时段的管理。注重年轻护士的带教培养,对刚参加工作的护士跟班言传身教,从病情观察、护理记录书写、技术操作技巧、危重患儿的抢救、健康宣教,逐一进行指导。长期送科里的护士外出进修,选送优秀护士参加市技术操作比赛,使年轻护士迅速成长、成熟了起来。在她的影响带动下,自觉学习、主动工作,在儿科护士中已蔚然成风。
勇于创新 不断引进新技术
郭志敏深知,作为一名护士长必须具有高超的业务能力,要有娴熟的扎针技术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心肝宝贝,有时候一针扎不上家长就特别不高兴,为此她向医院提出申请出去学习。2009年,她去内蒙古附属医院儿科进修学习静脉留置针的穿刺及护理后,在医院儿科开始使用静脉留置针。留置针减轻了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稳定家长情绪,从而提高家长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提高了护理质量水平,也得到了院领导的肯定。
和林格尔县医院儿科收治的呼吸系统患儿较多,而且大部分需要做雾化吸入,科室仅有的几台超声雾化器根本满足不了患儿的需求,为此她向药剂科提出申请,为儿科购进一批小儿一次性雾化器,儿科就开展使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氧驱动雾化吸入的使用既满足了患儿的需求,又缩短了雾化吸入的时间,而且疗效显著,同时也避免了院内感染的问题。氧驱动雾化吸入通过在儿科使用,现在在和林格尔县医院得到广泛的使用。
业务技术 精益求精
作为护士长,不仅自己要有较高的业务技术水平,而且要求全科护士都要有较高的业务技术和良好的沟通技巧。她言传身教,从选择血管、握针的姿势、进针角度到胶布的固定方法,从穿刺时按压小孩的方法到教家长抱患儿的姿势,从指导家长喂药的方法到家庭护理的知识,这些都是她带教的内容。
郭志敏每天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耳目渲染,科室的护士姐妹们一个个争当先进,各自发挥特长,互相提醒,互相帮忙,互相进步,努力争创优秀护理科室。儿科病房每天的输液人数多,儿科药物剂量又小、差异较大,针对这种现象,她先后制定了多项护理差错防范措施:设计了一张常见小剂量药物配制表,让科里的护士都熟记,这样减少了护士算剂量的麻烦与失误,从而保证了药物剂量的准确性。
注重护理服务 提升患者满意度
从事护理工作以来,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始终指导郭志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这符合患者和家属的要求,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她时刻把重视护理服务,加强护理安全作为工作目标之一。先后在儿科开展微笑服务、礼仪服务、责任制整体护理,强调“以人为本”的亲情服务、个性化服务。儿科病房的年轻护士多,大多是90后,她们朝气蓬勃,但有时候也不够耐心和细心,看问题的角度和处理事情的方法不够成熟,因此就增加了和患者之间的不和谐。
一次,一位年轻护士和患者家属发生了一点冲突,家属在走廊里大吵大骂,郭志敏花了不少时间才把家属安抚下来。事后她和这名护士进行了谈话,告诉她患儿患病后,家属的心理状态也会有变化,如情绪不佳、焦虑、恐惧等,护士应理解他们、适应他们,把爱心、细心、耐心、关心和责任心投入到护理工作中。郭志敏认为服务模式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因为患者不同,病情不同,他们的需求也不同,所以我们的护理服务需要不断改进。
甘于奉献、立德树人,加强团队建设,注重科室凝聚力的培养。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地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其内在潜力,学会应用激励机制,以积级向上精神共同完成儿科的护理工作。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放开,儿科每年的患者都在迅速增加,尤其春冬季又是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每当住院患者高峰期,儿科总是要加床,本来我们护士就少,再加上每年不间断的有休产假的护士,护士非常短缺。这样忙碌的工作着我更是早上提早到,中午不回家,晚上迟走,有时候中午都顾不上吃饭。
郭志敏经常带领护士加班,她深深体会到护士的辛苦与劳累,经常与护士谈心,了解她们工作进展和思想动态,对于工作和生活中发生的不快,给予帮助和疏导。科室内大家互相关怀、团结一心,既营造了和谐的关系、融洽的气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也使得大家感觉到工作再累也痛并快乐着。
近年来儿科传染病尤其是“手足口病”广泛流行,郭志敏带领科室人员全力投入工作,一边做好患儿的治疗护理,一边带领大家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必须要保证所有患儿的用物一人一用一消毒。她每天勤下病房细心观察,及时发现问题马上给予解决。同时加大健康宣传教育的力度,护士反复下病房宣教关于手足口病的治疗、护理、预防,使患儿家属对手足口病知识有了详细的了解,对手足口病不再恐惧,并能积极配合进行治疗和护理。
默默的奉献、辛勤的努力,25年的护理工作使郭志敏尝到了患者感谢时的甜,愧对家人时的酸,工作繁忙时的苦,被患者责骂时的辣。然而,不变的是对护理工作的热爱,对护理事业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