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通过中国房颤中心认证
发布来源: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发布时间:2020-11-16 15:16:27
11月13日,在武汉召开的第十一届扬子江心脏论坛暨2020心房颤动高峰论坛上公布了全国房颤中心认证单位,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顺利通过全国第三批次“中国房颤中心认证”。
心内科一病区主任蔺雪峰现场接受了中国房颤中心总部授牌,这是内蒙古地区第二家国家级标准版房颤中心单位,也是继“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后,该院心血管建设工作又一项国家级认证,这标志着该院心房颤动及心律失常诊疗达到了国家标准同质化水平。
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因其可引起卒中而致死、致残而有“沉默的杀手”之称。中国进行房颤综合规范化管理迫在眉睫,提高早期诊断率、规范药物治疗、普及和规范新型治疗技术、开展房颤长期管理势在必行,因此要致力于成立中国房颤中心,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房颤综合管理模式。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局共同组织制定的《心房颤动分级诊疗技术方案》,我院2019年9月接受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房颤中心总部专家现场考核评估,以心内科为主体、院内多学科合作、院外与区域内多家基层医院建立协同救治关系,定期对基层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并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免费义诊、房颤早期筛查、卒中精准预防、节律规范治疗、房颤综合管理等综合防治措施,探索出了一套既符合标准要求、又适应患者需求的管理制度和诊疗流程,使房颤管理逐步规范,并在后续的过程中不断的持续的进行质量改进。
2019年初,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一病区主任蔺雪峰团队成功为心房颤动患者实施了“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
这种全新的“一站式”微创治疗技术,既消融了房颤又闭合了房颤病人血栓发生的根源部位--左心耳。同时,“一站式”治疗方法既减少了房颤患者多次治疗的痛苦又降低了中风致残或致死的风险,也消除了患者对长期口服抗凝药物的依赖性,为患者提供了治疗新选择,被称之为房颤治疗“双保险”。
今后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将以中国房颤中心单位为契机,全面开展房颤患者的筛查与风险评估、综合治疗、血栓栓塞并发症治疗等系列规范化综合管理,进一步提高和推动规范化房颤的诊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