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梯登高!一家偏远旗医院让患者、职工都有获得感
发布来源:内蒙古卫健委 发布时间:2019-06-26 01:37:30
记者:孙凡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首诊在基层、大病不出县”“加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县域公立医院改革向县域综合改革转变”等导向明确的政策一项一项的颁布与落地,所有县域医院如何寻找到一条新形式、新结构的发展路径已经迫在眉睫。
近日,内蒙古医院协会旗县(市、区)医院管理分会在内蒙古宁城县成立,为内蒙古自治区旗县(市、区)医院彼此之间架起了一座坚实可靠的沟通桥梁,也为医院之间相互学习、共享成果搭建了广阔平台。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人民医院院长许天云当选为副主任委员。对于新时期县级改革与发展等问题,许天云接受了《健康县域传媒》记者专访。
对于医改,许天云理解的是:医改对县域医疗的要求就是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的问题,最终达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留在乡镇,大病90%留在县域医院。因此,应该保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全面提升县域医疗技术服务能力。
纵向整合医疗资源,做好医共体
常言道“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就在黄河“几”字形弯道的顶部有一片丰饶的河套平原,乌拉特前旗就坐落于平原东部。乌拉特前旗地域辽阔,占地面积近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其中有20多万人居住在偏远农牧区,看病就医很不方便,最远的乡镇距离医院达150公里。
为此,2016年11月,乌拉特前旗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旗医院”)旗率先成立了全区首家医疗共同体,牵头为20家乡镇卫生院配置心电图机、DR机、救护车、冷链物流车及相关配套设备,通过互联网技术将乡镇卫生院与旗医院高效对接,提高了乡镇卫生院的诊疗水平,让当地老百姓尤其是偏远农村的老百姓在乡镇卫生院便可享受到二级医院优质的医疗服务。
许天云介绍,其实早起2012年乌拉特前旗人民医院就开始了医共体的探索,只是当时不称之为“医共体”,而是叫“医疗集团”。2016年,乌拉特前旗医共体正式成立,旗医院先后组建了乌拉特前旗远程心电中心、急救中心分站、卫生技术培训中心、区域医学影像中心、区域医学检验病理中心、中心供应室、远程会诊中心和大健康医共体生态平台等,促进了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更重要的是,为实现了“小病留在村、一般病在乡镇医院、大病不出县”的综合医疗卫生改革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区域影像中心发挥了旗医院自身的影像诊断学科优势,借助远程医疗网络平台将基层卫生院拍片结果传送至乌拉特前旗人民医院,再由旗医院专家半小时内出具诊断报告传输到卫生院。旗医院与各乡镇卫生院实现影像的实时上传、同步阅读、远程诊断和会诊。遇到疑难病例时,可预约三级医院专家进行远程会诊。截止目前,医共体共完成9850例影像远程会诊,1268例远程心电会诊,急救中心分站上转旗人民医院急诊患者978人次。
新建成的检验中心大楼总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引进一批大型检验设备和专业的冷链物流设备,达到三级医院的检验水平项目近千种。中心与各乡镇卫生院建立检验设备共用、共享、共管机制,最大限度利用设备提高产出率,同时,保障送检样本的质量,提升检测准确率。
卫生技术培训中心于2016年6月成立,拥有可容纳100余人的培训教室并配备了齐全的教学模具。可开展胸穿、心包穿刺、腹穿、骨穿、心肺复苏、人体四维立体解剖、腹部触诊、心脏听诊、多媒体人体穴位针灸、胸外心脏按压术、保留灌肠法、动脉穿刺抽血法等实用卫生技术培训,也可实现远程教育培训目标。
常言道,教学相长。卫生技术培训中心免费为全旗乡镇卫生院和卫生室医务人员提供实用专业技术培训和实时地在线网络专业技术培训,使乡村医生在家就可分享到国内最新前沿技术资讯。据统计,卫生技术培训中心完成乡镇村医师培训12场次,培训1256人次;院内培训62场次,培训7631人次。
借梯登高,做好医联体
扎实做好县域医共体,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看上二级医院的专家,如何让县域老百姓不出县就可挂上三级医院的专家号?许天云表示,搞好医联体建设是关键。抓住医联体建设的机遇,全面提升自身医院综合诊疗服务水平与能力。
“做好医联体就要同上级医院建立良好关系,借梯登高,依靠上级医院的专家指导、技术帮扶、远程会诊等方式,逐步提高自身医疗服务水平。”许天云介绍,乌拉特前旗人民医院先后与内蒙古包钢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组建医联体,在学科建设、医疗技术、医院管理、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构建无缝隙分级诊疗模式,方便患者就医的同时,本院医生的技术水平也得到提升。
旗医院与北京、自治区内多家知名医院建立长期友好地协作关系,与北京知名三甲医院开展远程会诊项目,定期、不定期邀请北京知名专家来医院会诊、手术。2015年3月,旗医院与北京同仁医院合作成立眼科远程会诊基地,同仁专家定期来医院出诊并开展手术;2017年3月,医院与阜外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北京肿瘤医院合作,成立心脑血管介入中心和放化疗中心;长期聘请11位包头市三甲医院知名专家周六日来医院坐诊手术。
另外,旗医院重视重点学科和新兴学科建设,积极开展新的诊疗技术和项目,全力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基本实现90%当地患者留在县级医院诊疗的目标。例如,开展髋关节手术,膝关节置换手术、神经外科开展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开展先心病房缺介入封堵手术,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介入植入术,缩窄性心包炎开胸直视剥脱术;通过胸腔镜进行肺部肿物切除术等。
“医院学科建设要特别注重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和医疗骨干的培养,多渠道为人才的成长搭建平台,定期选派技术骨干赴上级医院进修学习。”许天云介绍,今年医院已选派三批20人到台湾学习,先后引进两名三甲医院的知名专家来院工作,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同时,充分利用专业技术培训中心,为本院员工和全旗医务人员提供规范化培训,提高医院医护人员技术服务水平。
注重人性化管理,创建人文医院环境
“医改要让患者和医院职工都有获得感和幸福感,因此,医院在学科建设的同时,文化建设也必不可少。”许天云讲道,乌拉特前旗人民医院通过医院文化建设,把“患者满意”和“员工幸福”作为医院发展的切入点和核心内容。
乌拉特前旗人民医院文化建设方面,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就医环境,提升患者满意度和就医感受,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全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规范诊疗行为,全院21个护理单元全面推行优质护理服务。
在门诊大厅设立导诊服务台,实行一站式导医服务,增设专职陪检人员,实行全程导医和“先诊疗,后付费”。在一个窗口便可完成挂号、划价、交费,在门诊的每个楼层都设有收费窗口,开设方便门诊、方便药房实行划价、收费、取药一站式服务。
同时,抓好环境卫生整治,营造整洁、舒适、有序的就医环境,在病区配置了饮水机、微波炉、冰箱、洗衣机等设备。门诊提供轮椅、免费网络、电视、按摩椅、饮水机、自动取款机等便民服务。彩超室设有电子排队分诊叫号系统,放射科、CT室有报告、胶片自助打印设备,并为医务人员提供手术休息室,病房值班室以及餐饮服务。
在日常管理中,注重实行人性化管理,倡导“三管三谢”。许天云解释道,“即管好患者病情诊治、管好患者的费用、管好患者的思想解释工作;感谢患者对我们的信任、感谢患者让我们增长技术和才干、感谢患者给我们提供的医疗费用”。
旗医院成立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为心脑急诊患者建立生命通道。畅通急救绿色通道,对急危重症患者,重大交通事故伤员,“三无人员”等先抢救后办理相关手续,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每年为“三无患者”垫付医疗费用近百万元。
新建成1000多平方米的健康管理中心,配备了成套先进的设备和国内最新的体检软件分析系统,可灵活选择组合套餐消费,为不同群体提供多样化健康管理服务,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积极开展送医下乡活动,当好群众健康的“守门人”。2018年选派骨干医师深入各乡镇村开展下乡义诊、延伸护理、健康教育等活动86次,参与志题者服务392人次,服务基层群众近5000人次,发放健康宣传资料、健康素养6条宣传手册1万多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白衣天使精神。
许天云表示,医院关爱患者,医院领导也要关爱职工。为此,旗医院积极举办文艺汇演晚会和各类文体活动,增强职工凝聚力和向心力。每年组织一次趣味运动会,组建健康骑行队,倡导健康骑行,邀请太极拳老师指导职工打太极拳,塑造健康强壮的体魄和团结向上、和谐奋进的精神风貌。
“通过绩效激励机制,提高职工工资待遇和工作积极性。关爱职工的健康与生活,提升职工幸福和获得感。”许天云介绍,旗医院组建了志愿爱心车队,遇到员工婚丧嫁娶组团到场帮忙,在职工生日当天,医院会委派专人送上生日贺卡和生日蛋糕。
此外,每年免费为在岗职工及其父母和退休职工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为生病住院职工给予住院费用25%的补贴。许天云表示,医院也要增强文化软实力,营造“医院是我家”的文化氛围,为医院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